达斡尔族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达斡尔族和东北各族人民一道彻底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1946年1月,莫力达瓦获得了解放,党和人民政府在当地建立了布西旗人民政权,达斡尔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起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同年3月,布西旗改称莫力达瓦旗。1947年,农业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牧区也实行牧场公有,放牧自由。在20世纪50年代,根据达斡尔族人民的愿望,先后在达斡尔族聚居区建立了卧牛吐(齐齐哈尔市郊)、瓜尔本设尔(新疆塔城县)等7个达斡尔民族区(乡)。据2003年统计,全国的达斡尔族乡(镇)有10个,即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族乡、扎兰屯市达斡尔族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卧牛吐达斡尔族镇、莽格吐达斡尔族乡,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塔哈满族达斡尔族乡,黑河市爱辉区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孙吴县沿江达斡尔族满族乡,新疆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族乡。这些民族乡(镇)的建立,进一步保障了居住在散杂居地区达斡尔族的权益。特别是1958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进一步实现了达斡尔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从而揭开了达斡尔族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我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也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总面积为10386.68平方公里,下辖11镇6乡,共有220个行政村,841个自然屯。除达斡尔族外,旗内还居住着汉族、满族、蒙古族、鄂温克族、朝鲜族等十几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地方。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于1997年5月31日颁布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自治条例》,为达斡尔族人民更好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充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法制环境。

按照中央政府政务院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有关规定,1952年7月,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在龙江县达斡尔族聚居的卧牛吐建立达斡尔族自治区。1956年9月,齐齐哈尔市政府决定,将原龙江县划过来的虎尔虎拉区、达呼店区、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区以及榆树屯等4个农村区合并,成立县一级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人民政府。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我国现有的五个城市民族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达斡尔民族区。

新中国成立并在达斡尔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为了改变达斡尔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党和国家大力支援达斡尔地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达斡尔族人民也发扬了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达斡尔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达斡尔族人民生活大有改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达斡尔族的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业经济走上了“以粮为纲”的生产轨道,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不断增加。莫力达瓦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旗县,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1978年,全旗粮食总产量突破1亿斤。1983年被国家商业部确定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1985年,该旗在上交国家商品粮、大豆总产量和粮食商品化率三个方面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1989年,该旗又跨入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的行列。到2002年,莫力达瓦旗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亿斤,是1978年1.37亿斤的9.07倍,是1958年0.859亿斤的14.46倍,是1949年0.575亿斤的21.6倍。2005年,莫力达瓦旗生产粮食16.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黑龙江省的达斡尔族在农业产值、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收入等方面也保持着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2005年,黑龙江省36个达斡尔族村的总播种面积达到36107公顷,其中种植粮食作物26881公顷,产粮113729吨;种植绿色特色经济作物6831公顷,产量为8729吨;实现农业收入17062万元,约占全年总收入的39.16%。

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2005年,黑龙江省的达斡尔族村共饲养奶牛34142头,饲养肉牛9351头,饲养生猪41100头,饲养肉羊40343只,生产商品鲜奶74546吨,生产肉类3119吨,完成牧业产值19021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43.66%。从总体上看,在黑龙江省农村达斡尔族的经济结构中,畜牧业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农业收入而居第一位,畜牧业也因此成为其主要的生产部门。近年来,莫力达瓦旗大力推行特色畜牧业战略,构建了奶牛、肉牛、大鹅和细毛羊四大基地。2004年,牲畜存栏114.5万头(只),大鹅饲养量达120万只。2005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了200.3万头。

达斡尔族的工业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健康稳定地发展起来。莫力达瓦旗的工业更是从零起步,到1958年,已发展起土糖、印刷、木工等10余家作坊式的工业企业。改革开放以后,莫力达瓦旗的地方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生产领域扩大到食品加工、化工、建材、印刷、酿造、冶金、电力供应、供水、供热等诸多行业,工业企业增加到40多家,涌现出巴特罕、豆都、蒙兴、蒙鹅等龙头企业,培育出巴特罕啤酒等拳头产品,工业资产总额也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几千万元增加到4亿多元。巴特罕工业园区、红彦工业园区的建立,为莫力达瓦旗工业的腾飞创造了条件。2005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23亿元,出现了工业经济高速增长、企业效益逐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后,以商贸、餐饮、娱乐、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旅游开发不仅成为达斡尔族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成为达斡尔族经济结构中的朝阳产业。达斡尔族聚居的嫩江两岸,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民族风情浓郁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历史悠久的金长城遗址、神秘的清代古墓、瑰丽神奇的莫力达瓦山以及集民族村、生态村、文明村、旅游度假村于一体的拉哈新村,均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其中金长城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以后,达斡尔族聚居区的水利、交通、邮电、通讯和电力建设发展迅速。在水利建设方面,莫力达瓦旗先后兴建了团结灌区、汉古尔河灌区、阿兴灌区和新发水库、永安水库以及汉古尔河百里防洪大堤、尼尔基嫩江防洪大堤等一些重点水利工程,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于2001年8月动工的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环保、鱼苇养殖、旅游开发等综合效益。建成后,511平方公里的巨大湖面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在交通方面,无论是齐齐哈尔市郊,还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海拉尔一带的达斡尔族聚居区,公路交通和水路航运四通八达,人们外出求学、探亲访友、出差旅游、运送货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到2005年,该旗已建成以尼尔基镇为中心,以111国道为主动脉,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公路通车总里程825公里,开通客车班次500多个,实现了全旗所有行政村全部通客车的目标。新建的嫩江大桥、博荣大桥和3400平方米的客运中心大楼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环境。在邮电通讯方面,莫力达瓦旗现有邮电支局(所)24个,邮路里程197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邮。自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一直到2005年,全旗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2500门,各乡镇和各行政村,先后实现了通讯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缆化。随着邮政、通讯事业发展的日臻完善,移动电话网络已覆盖全境,互联网用户逐年递增。在电力建设方面,莫力达瓦旗于1963年结束了柴油发电机供电的历史,开始由东北电网供电,现建有110千伏输变电站1座,35千伏输变电站3座。1994年全旗各乡镇全部入网通电,到2005年,自然屯通电率达99.6%。

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达斡尔族人民的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2004年,莫力达瓦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6044元增加到6701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52元增加到2451元,增长132.9%。2005年,黑龙江省36个达斡尔族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6元,比2002年增长26.38%。可以说,是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使达斡尔族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富足祥和的新生活。

党和政府对达斡尔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建立了公共图书馆、文化站、电影院、体育馆和青少年宫。同时,收音机、电视机也相继走进达斡尔族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了达斡尔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1955年,莫力达瓦旗建立了广播站。1987年,在尼尔基镇建立了电视卫星接收站。2005年,全旗有调频广播发射台、有线电视台和电视发射台各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台240座,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达斡尔人聚居的莫力达瓦旗历来享有“曲棍球之乡”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曲棍球运动在达斡尔族居住的城乡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并被列为国家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1975年,莫力达瓦旗成立了以达斡尔族运动员为主的业余曲棍球队,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县级地方球队,也是我国第一支专业曲棍球队。该曲棍球队在全国性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1982年,以达斡尔族球员为主力队员的中国曲棍球队,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比赛中夺得第三名,在国际曲坛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89年,国家体委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莫力达瓦旗乌兰牧骑自1959年成立以来,常年深入乡村演出,为丰富当地各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1983年,该乌兰牧骑被评为“全国先进乌兰牧骑”,1997年,又分别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乌兰牧骑”和“全国十佳乌兰牧骑”,并多次受文化部、国家民委委托,到国内各地以及俄罗斯、朝鲜等国家慰问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的文化工作者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文化艺术,创造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的音乐、舞蹈节目,同时也培养了一支达斡尔族文艺工作者队伍。由达斡尔族思勤孟和创作、用达斡尔族演员演出的大型话剧《巴腾宝》(达斡尔语,意为能手),真实地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配合东北抗日联军进行抗日救国的光荣历史,表现了达斡尔族的英雄气概。改革开放以后,以达斡尔族历史与文化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歌剧创作日益增多。辽宁歌剧院1978年演出的歌剧《佐领的女儿》和1979年拍摄的电影《傲雷•一兰》,都反映了17世纪沙俄侵略我国东北边疆时,达斡尔族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事迹,是以达斡尔族人民反帝爱国为题材的优秀作品。

达斡尔族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达斡尔族居住的村屯相继建立了一些小学,在达斡尔族聚居的城镇一般都设有中学。1947年,莫力达瓦旗共设有初级小学95所,初高两级小学10所,普通中学1所。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发展,达斡尔族已经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共同繁荣发展的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据2000年统计,莫力达瓦旗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37所,有在校生5万余人,达到了乡乡有初中、村村有小学的目标,义务教育网点覆盖率达到100%。

新中国成立前,达斡尔族地区疾病丛生,瘟疫蔓延,尤其是莫力达瓦山区“克山病”发病率很高,给达斡尔族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地影响了人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的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医疗体系逐步健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卫生保健网覆盖率达100%。2003年,莫力达瓦旗有卫生机构62个,床位564张,从事医疗卫生的各类人员有785人,其中,执业医师174人,执业助理医师115人,注册护士102人,药剂人员62人,检验人员37人,管理人员78人,工勤人员55人,其他162人。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达斡尔族出现了人丁兴旺的新气象。

尼尔基镇的发展变化是达斡尔族地区五十年历史巨变的一个缩影。作为莫力达瓦旗政府所在地,这座美丽的城镇在达斡尔族民歌中享有“明珠”的美誉。在新中国成立前,尼尔基只有一些简陋的茅草房和为数不多的砖房,市政建设极其落后。如今,一座座耸立的楼房拔地而起,巴特罕大街、一兰广场、通福音乐广场的兴建,使尼尔基出现了楼房林立、街道平整、市容整洁、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商品流通顺畅、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面貌,并一举跨入六星级文明镇的行列。镇内不仅有新兴建的工业小区,还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新华书店、博物馆、公园、体育馆等各类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和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当地群众过着安定祥和、富裕快乐的美好生活。尼尔基为达斡尔语,意为“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尼尔基镇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新月异,才使尼尔基真正体现出她名字的含义。现在,达斡尔族人民正为创造一个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