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

傣族人口有1261311人(201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傣族村寨多分布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比较大的坝子有景洪、勐笼、勐遮、勐罕、勐海、芒市、陇川、干崖、勐卯、遮放等,平均海拔在500—1300米之间,地势较低。这里四季常青,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于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盛产稻谷、甘蔗、樟脑、咖啡、剑麻、橡胶、紫胶、香茅草等。土壤多为红壤土、棕壤土、黄壤土。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1℃左右。终年不下雪,仅有轻霜期30余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170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5月至10月,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傣族居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西双版纳是亚洲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是驰誉中外的“普洱茶”的主要产地。芒果、椰子、菠萝、香蕉等亚热带水果常年不断。山区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萝芙木、金鸡纳等名贵药用植物。西双版纳州的森林覆盖率为57.14%,德宏州森林覆盖率为46.02%。矿产资源种类丰富,有20余种,铜、铁、金、银、镍、铅、锡、水银等很早以来就被傣族人民发现、利用。德宏还盛产宝石、玉石、绿柱石和水晶等特种工业原料。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和绵延起伏的山岭河谷中,繁殖着野象、虎、豹、鹿、犀牛、金丝猴、孔雀、犀鸟等珍禽异兽。水边林际,每值晨曦微现或夕阳斜照时,常见美丽的孔雀翩翩起舞,人们把这里誉为“孔雀之乡”。

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雅、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雅”,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雅为花腰傣。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汉晋时期称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文献则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有德宏、西双版纳和金平三种方言。傣族有自己的拼音文字,但各地不尽相同,分傣那文(德宏)、傣泐文(西双版纳)、傣绷文(瑞丽、耿马、澜沧等地)和金平傣文、新平傣文5种。前4种文字以印度梵文为基础,经过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不同风格的文字。新平傣文则以注音字母为基础。较为通用的是傣泐文和傣那文,现称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20世纪50年代,对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在原有文字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傣文称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称为老傣文。改进后的西双版纳傣文,在保留原来字母形式和表音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语音增删了若干字母,改变了声调符号,并对字母读音、附加符号的使用和书写规则作了规范。改进后的德宏傣文,克服了老傣文一字多音多义以及没有配套声调符号等缺点,更为规范、科学。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