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609号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3-01-10  来源:办公厅   字号:[ ]

王瑞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现答复如下: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民族共有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协同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分别制定了有关规划文件,对包括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在内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古籍和文物资源等的普查、保护进行了整体安排。财政部等支持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实施民族文化示范性项目,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天津回族重刀武术、福建畲族医药(六神经络骨痛药制作工艺)等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实施文物保护修缮项目,支持对珍贵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和数字化利用。国家民委已组织整理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的52个民族卷,将山东等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古籍收录其中;支持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传承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如山东省的儿童剧《童年》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获得剧目创新奖。

目前,中央有关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保护、利用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相关标准,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各地方正在按照有关部署和要求对各类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动态普查和梳理。中央有关部门将按照职责分工,指导地方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注意将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遗产普查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对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等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关于经费方面,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地方开展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费应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予以核定。财政部将根据财力情况,继续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有关方面做好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不断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感谢您对民族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  010-66508074

                                                                                                                                                                              国家民委

202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