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制定七项举措健全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日期:2025-03-12  来源:江西省民宗局   字号:[ ]

江西省民宗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民委主任会议部署要求,制定七项举措,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一是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体系。举办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座谈会,规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建设,组织8个研究中心和有关高校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一批基础性、现实性、前瞻性研究成果。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江西史料和《中国民族文物图谱·江西卷》成果转化。

二是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机制。持续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选优配强宣讲团队伍,推动全省“铸牢”示范宣讲培训提质扩面。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持续推进高校推广试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工作走深走实。举办全省民族中小学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班。深入推进“双校共铸”工作,打造一批“铸牢”精品课程和示范学校。

三是拓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实践。举办第四届全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展演,筹备第四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梯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单项、体验点、体验馆项目建设,认真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三期轮展江西体验项目展示工作。指导各地结合“三月三”举办各具特色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文化活动。擦亮“石榴红·赣出彩”民族工作品牌。

四是完善各民族全方位互嵌机制。指导各地梯度培育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区重点单位,深入实施“三项计划”,选树培育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对接做好新疆阿克陶县基层群众来赣交往交流活动。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加强互嵌式社区建设,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五是健全民族政策法规体系。开展《江西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条例》立法调研,起草法规草案文本。扎实做好“嵌入式”立法工作,推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原则和具体要求融入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按照增进共同性方向,调整优化涉民族领域政策措施,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六是完善民族乡村对口帮扶机制。贯彻落实《江西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将“铸牢”导向鲜明嵌入民族乡村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总结“十四五”工作成效,研究编制“十五五”民族工作专项规划。发挥省民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强化与成员单位联系协调,推动对口支援项目落地。谋划第七轮对口支援工作,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帮扶机制,拓展国有企业帮扶途径。加强中央和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绩效管理。

七是开展乡村“双富”系列行动。抓好《江西省和美村寨三年(2024-2026年)建设行动计划》落实,指导各地建设新一批和美村寨。深入开展乡村“富口袋+富脑袋”行动,推进共同现代化试点工作,支持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开展乡村“共同的节日”系列活动。开展民品产业和民族手工业品牌培育提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