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宁夏卷》编纂工作稳步推进

日期:2024-06-26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   字号:[ ]

2022年“三交史”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按照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部署要求,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成立工作专班,组建专家队伍,扎实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宁夏卷》编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强化“合”。依托宁夏大学,整合北方民族大学、宁夏社科院、宁夏博物馆等平台资源,遴选40多位高水平专家组成编纂团队,高质量推进编纂工作。将编纂工作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纳入自治区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纳入财政专项经费预算。自治区党委常委马汉成同志多次调研指导编纂工作,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就进一步做好成果转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自治区民委加强协调指导,先后组织6次推进会,组织专家开展田野调查,协调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系统挖掘、深入梳理反映各民族“三交”的史料实物。

二是紧扣“融”。牢牢把握“大一统”的主轴与灵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相继主办或承办第三届民族学贺兰山论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宁夏历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丝绸之路产学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线上开展10余场有关“三交史”的学术讲座,通过学术交流,深入挖掘各族人民共同创造辉煌的历史、共同孕育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的宁夏精神、共同谱写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宁夏华章,努力答好宁夏自古以来各民族融入中华文化、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之问。

三是尊重“实”。史料编纂是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高度统一的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端正“史”的态度、尊重“史”的事实、珍重“史”的材料。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对浩繁史料进行认真梳理,形成科学完整的史料证据链。目前完成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十国卷、辽宋夏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中华民国卷、文物考古卷等8个子课题编纂项目,辑录史料210万字,完成大部分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为全面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注重“用”。及时将课题阶段性成果应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智库报告和理论研究。课题组成员在《中国民族报》、“道中华”“东西问”等栏目和学术期刊,发表“三交史”文章10篇。

下一步,宁夏将在初步完成史料汇编的同时,支持8个子课题组充分利用现有史料汇编成果,深入挖掘和有效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编写宁夏“三交”史话,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宁夏故事,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