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深化拓展“六项行动”擦亮旅游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金名片”

日期:2024-05-29  来源:民族团结促进司   字号:[ ]

国家民委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六项行动深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通知》以来,各地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深入贯彻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下简称旅游促“三交”计划)现场交流会精神,深刻把握旅游的流动性、体验性、大众性、互动性等特征,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动“六项行动”走深走实,引导各族群众在旅游中逐步实现从“互动”向“互融”转变,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在“固本”上聚焦聚力,不断推进标准赋能。多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和旅游促“三交”计划纳入各类新制规划中,在景区讲解、文物展陈等方面充分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广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纳入文旅发展规划,把旅游促“三交”计划写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内容。海南将“讲解词规范行动”“旅游促三交基地建设试点培育”等工作纳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河北制定《关于发挥文博文旅文艺教育功能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方案》。湖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纳入新修订旅游业标准规范和考评体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六项行动”纳入《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

二、在“强基”上聚焦聚力,不断强化业务培训。各地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建立健全讲解员(导游)培养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讲解员(导游)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能力。甘肃举办全省旅游促“三交”计划行动骨干培训班,引导从业者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者。广东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推动政治文明与文化建设”等职能,提升讲解员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水平。江西修订《导游星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按照铸牢主线要求完善相关培训内容与课程体系。浙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纳入解说员培训内容。上海举行“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项目”,引导旅游从业者做促进各民族“三交”的表率。

三、在“规范”上聚焦聚力,不断完善讲解内容。各地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强对景区景点、文博场所讲解内容的丰富完善与审核把关,让各族群众在文旅深度融合的体验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福建深入挖掘各民族共有的历史文化遗存内涵,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元素融入讲解内容。甘肃指导各市县对博物馆、景区景点、文保单位讲解词进行修订论证和审核把关。河南组织各博物馆签订《共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协议》,组织专家学者对讲解词进行系统梳理与修改完善。山东指导5A级景区和文博馆所提炼中华文明内涵,面向海内外游客讲好中华大一统故事。新疆加强《新疆是个好地方——导游词》系列丛书推广应用,让讲解词成为讲述各民族“三交”故事的重要媒介。

四、在“活化”上聚焦聚力,不断提升展陈水平。各地整理和阐释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内涵,赋予文物古籍、遗址遗迹、活态遗产等全新的生命力,通过优化展陈方式与空间布局、展览内容与互动体验,让“三交”展陈藏品“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宁夏将重大考古成果运用到展览展陈中,策划“探索获国——以姚河塬为主宁夏出土西周文物特展”,实证数千年的各民族“三交”史。广东突出各民族“三交”史的展陈主题,通过联合办展、巡回展览、网上展示,提升藏品展示利用水平。天津推出《秦汉文物特展》等专题展,让各族群众沉浸式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青海打造以《青海历史文物展》为主,《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青海考古成果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为辅的“1+3”展览项目。重庆举办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集中展示各族群众千里搬迁融入当地生活的“文物故事”。

五、在“深挖”上聚焦聚力,不断优化研学资源。各地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立足文旅、教培等资源优势,推动“学”“游”有机融合,促进旅游供给和业态创新。内蒙古以“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品牌为依托,建成100余个研学旅游基地、100套研学精品课程。山西结合黄河晋陕峡谷风光带等建设,推出“国宝中的山西”主题游径和“红色印记”“晋商之魂”等研学线路。安徽聚焦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推出“徽文化体验行”和“双遗游”等研学线路。湖南宣介红色文化感受之旅、民族特色体验之旅、“半条被子”温暖之旅等“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线路。吉林整合东北抗联等历史人文资源,推出红色生态之旅、民俗文化之旅等产品。北京以西城区为试点,推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传教育、传统文化、凝心铸魂、互嵌共融线路。江苏镇江结合“金山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等活动,推出3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旅线路。陕西推出以大遗址等为代表的“人文历史线”,以长征文化公园等为代表的“红色革命线”,以书法、碑刻等为代表的“文化艺术线”。四川依托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活动,讲好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故事。

六、在“示范”上聚焦聚力,不断发挥引领作用。各地围绕文旅、文博、文艺、文创,培树示范景区、精品线路和文艺作品,开展跨区域跨领域合作,营造了旅游促“三交”的浓厚氛围。黑龙江发挥哈拉新村旅游促“三交”项目的示范作用,活化非遗资源,推出文创产品,讲好“三交”故事。辽宁依托“中国最北海岸”休闲度假旅游带建设,积极创建丹东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贵州将群众体育赛事与文创产品、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创新“村超”“村BA”等“乡村体育+民族文化”模式,秀出了“最美民族范”。西藏与黑龙江开展区域合作交流,联合举办“龙藏情深·两乡情愿”日喀则旅游推介会系列活动,共同讲述中华民族一家亲故事。云南持续推进民族村寨旅游提升行动计划,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