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加强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
日期:2024-06-10 来源:云南省民宗委 字号:[ 大 中 小 ]
近年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加强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落实落细。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力度。云南省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聚焦对口支援和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统筹指导援受双方依据对口支援规划做好相关工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各地完善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云南省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规划引领,将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和搭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桥梁写入云南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在制定实施“十四五”支持迪庆州高质量发展规划时,帮助迪庆州明确文旅产业发展目标、规划设计旅游精品路线、打造旅游品牌;在实施上海市“十四五”对口支援迪庆州发展规划时,将支持受援地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重点任务,鼓励和引导上海市群众到迪庆州旅游,创新有利于农牧民广泛深入参与的业态模式,健全文旅支援工作机制。
三是精心组织对口支援。依托上海市对口支援资金,推动实施香格里拉市建塘镇解放村纳帕村民小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在保护传统民居风貌基础上突出民族特色。积极引导上海市和其他地区群众到迪庆州旅游,注重打造农牧民深入参与的旅游业态,增进当地居民和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相互之间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促进团结。指导迪庆州创新推动学习团、考察团、夏(冬)令营、家庭联谊、团队合作、民俗交流等活动形式,加强与上海市双向交流,让迪庆州群众在旅游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切实增进“五个认同”。
四是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楚雄彝人古镇旅游基础设施、怒江农文旅融合等40个文旅项目建设。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14个项目建设;省预算内前期支持19个项目建设,基本建设经费支持1个项目建设;地方政府专项支持6个项目建设。配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聚焦全省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以文旅融合、户外运动、乡村休闲等为重点,推出行摄彩云南摄影教学之旅、西双版纳傣医药康养定制之旅、滇西徐霞客寻踪户外运动之旅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有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五是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消费帮扶金秋、新春等专项行动,多措并举、多方联动,不断激发消费潜力,扩大帮扶成效。鼓励全省各级干部职工、市民群众开展脱贫地区乡村旅游消费,引导各地搞活农家乐园、乡村会客厅、特色民宿、农业逛逛等乡村旅游市场项目,举办集民族特色节日旅游消费活动,推动各族群众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聊聊聚聚,帮销脱贫地区旅游等服务发展,有力促进民族地区脱贫群众增收的同时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理解和认同。
下一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将对口支援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一是创新开展交往交流交融。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文化促交流为重点,采取对象化、故事化、生活化的方式,策划实施面向各族搬迁群众的文化产品,鼓励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安置点等活动,推动安置点搬迁脱贫群众共居共融。二是进一步发挥对口支援工作效益。在对口支援工作框架下,优化完善发展改革部门、乡村振兴部门、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三方沟通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上海市对口支援迪庆和省内对口支援工作的统筹衔接,不断提升对口支援工作水平和质量。三是持续开展商旅文体融合促消费活动。通过强化定向采购帮扶、加强区域协作帮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方式,不断扩大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和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强化消费协作采购帮扶,引导社会力量持续扩大脱贫地区产品和消费服务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