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深入实施“锦绣计划”助力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

日期:2024-04-11  来源:贵州省民宗委   字号:[ ]

“锦绣计划”是由贵州省妇联发起、省民宗委等部门参与实施的妇女特色手工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旨在促进贵州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绣女在家就业,改善老人空巢、儿童留守的现状,进一步推动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融合发展,帮助刺绣、蜡染等特色手工产业在品牌塑造、品质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转化等方面再发力,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夯实“两个平台”,畅通锦绣产业发展渠道。一是建设锦绣计划综合推广平台。通过贵州锦绣馆、贵州锦绣计划精品展馆组织好文化宣传、技艺传习、绣娘培训、产品销售等工作,为锦绣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公益服务双平台。二是建强东西部协作平台。推动实现“东部企业+贵州锦绣资源”“东部市场+贵州锦绣产品”“东部总部+贵州锦绣基地”“东部研发+贵州锦绣制造”的东西部锦绣协作模式。建强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共谋发展、合作共赢。举办锦绣计划·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创新创业大赛,邀请锦绣计划八省区联盟省份手工企业参赛,通过大赛挖掘一批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妇女手工精品,推动妇女手工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

二、着力促进“三个融合”,开创锦绣产业发展新模式。一是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继续搭建和运营好“锦绣计划妇女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销售链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线上锦绣空间”,拓展锦绣企业的合作、联动、营销渠道。二是促进锦绣计划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力争在全省建成一批锦绣计划+乡村旅游、锦绣计划+A级景区、锦绣计划+文化窗口的文旅融合基地,实现文化、产业、就业共赢。三是促进锦绣产品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提炼文化元素,推动传统民族妇女手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建设台江、册亨、织金、松桃等14个省级“锦绣计划巧手经济示范县”,创建18个省级“锦绣计划巧手致富基地”“智慧锦绣三类基地”。

三、着力把握“四个要素”,完善锦绣产业发展体系。一是把握人才要素。丰富和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妇女特色手工产业技术人才数据库,多举措抓实“八会(会技艺、会传承、会创新、会设计、会整合、会宣传、会销售、会增收)人才培养工程”,壮大“八会”绣娘人才队伍。2023年,深化提升培训,不断夯实民族地区妇女技能,安排锦绣计划培训专项资金,全年培训以民族地区为主的手工从业妇女2563人。二是把握品牌要素。做好“贵州绣娘”品牌培育,促进锦绣计划公益品牌与“贵系列”品牌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一主多元、主次分明、品类丰富的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品牌体系。三是把握创新要素。发挥智慧锦绣联动机制的作用,帮助项目实施单位与省锦绣计划智库、数据库、省外知名企业、高校、电商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四是把握项目要素。在人才培养、企业扶持、区域示范带动打造、重点产业集群扶持等方面持续发力,培育扶持一批集研发、生产、销售、展示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建设好妇女特色手工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