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大举措稳步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湖南卷》编纂工作

日期:2023-11-29  来源:湖南省民宗委   字号:[ ]

湖南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民委“三交”史编纂工作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坚持高位推动,加强统筹协调,加快推进实施,2023年编纂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一是凝聚工作合力,明确任务分工。组建以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核心,多单位学者参与,学缘、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编纂工作专家团队和课题组。根据湖南“三交”史料留存与分布的实际情况,按照断代史框架,分为先秦至魏晋时期、隋唐至宋时期、元明时期、清代时期、民国时期等五个时期,相应地划分为5个分课题组。其中元至民国这一时间段,又按照地域细分为湘西、怀化、张家界、永州、郴州、常德、邵阳、其他等8个小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学科背景丰富,涉及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根据史料汇编的对象内容、具体要求和课题组成员专业背景,明确各小组工作任务。

二是突出编纂重点,坚持应收尽收。坚持应收尽收的原则,注重文本文献与田野资料相结合。课题组在广泛搜集文本文献基础上,深入田野开展相关调查和资料搜集工作,尤其注重族谱、民间契约文书、各类碑刻与实物遗存的收集工作。针对汇编过程中出现的古文字、史料解读与分类、体例等重难点和问题,组织成员集中研讨、深入分析,形成共识。课题组在搜集常规的文本文献之外,先后前往省和各市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及部分学校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方志、档案、契约、文书、族谱、碑刻和其他珍稀史料,史料搜集力求全面、完整、翔实。所搜集史料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以元至民国这一时间段的史料最为丰富,其中又以档案、族谱、民间契约文书、各类碑刻与实物遗存为多。

三是编纂成效明显,成果运用有突破。截至2023年11月下旬,课题组已完成总字数310多万字的史料整理,完成工作总量的86%以上。在广泛深入的史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申报立项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从而深化了湖南“三交”史研究,促进了研究成果转化运用,彰显了湖南“三交”史料价值。

目前,课题组正在抓紧整理汇编所搜集到的档案文书资料。下一步,还将前往省社科院、省地方志研究院,以及长沙、株洲、永州、娄底等地拓展补充史料,力争在2024年元旦前后完成湖南“三交”史料汇编初稿,并组织第一次专家会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