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拍摄制作《寻美中华》系列视频
日期:2023-11-02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字号:[ 大 中 小 ]
中南民族大学推出《寻美中华》系列视频,于10月13至14日在新华网和“道中华”相关平台联合展播。截至目前,该系列视频全网浏览量累计突破350万,点赞量超10万,深受各族青年欢迎。
一是聚焦丝路主题,讲好中国故事。暑假期间,中南民族大学“道中华”未末工作室遴选专业团队精心选择拍摄视角,邀请专家学者打磨视频脚本,由湖北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拍摄制作《寻美中华》系列视频。该系列视频分“张掖篇”“如然康乐篇”“天下雄关篇”“敦煌篇”4集,再现了嘉峪关、敦煌博物馆、悬臂长城、鸣沙山、月牙泉等地所承载的中西文明交流交往的生动历史,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丝绸之路人文风情,用中国式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引导广大青年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二是聚焦铸牢主线,讲好团结故事。学校将“道中华”公众号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系统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寻美中华》系列视频充分利用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重点选取了张掖“万国博览会”、马蹄寺石窟群艺术、敦煌文化交流、嘉峪关历史风貌、康乐草原互嵌式社区建设等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进行拍摄。深刻昭示了我国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互相依存、休戚与共,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继续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旋律,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篇章。
三是聚焦青年视角,讲好青春故事。在面向广大团员和青年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广大团员青年响应时代召唤,充分发挥自身所学,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多媒体形式拓宽“第二课堂”。参与《寻美中华》系列视频拍摄制作的成员系统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学习,为脚本创作提供理论来源、精神支持和灵感启发。课堂外,团队青年行程近8000公里,在拍摄过程中接受实践教育,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视频作品以青年人的视角,多采用第一人称,运用活泼清新的风格、明丽的色彩,通过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Vlog形式进行创作,“青言青语”备受青年群体喜爱,教育引导更多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四个与共”、全面理解“五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