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聚焦“三个结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日期:2023-06-29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委   字号:[ ]

赤峰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主题,以“党建引领与创建强化”“丰富形式与拓宽路径”“线上点对点与线下面对面”三个结合,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抓在手上,抓出新意、抓出成效,让宣传“聚人气”“冒热气”“接地气”,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宣传教育浸润人心的良好局面。

一、“党建”引领与“创建”强化相结合,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延伸到一线基层

推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全面纳入各级党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干部教育和培训计划,纳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计划,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积极动员、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以专题培训、交流座谈等形式,持续抓好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引导,确保党员干部民族理论政策学习教育常态化,实现学习全覆盖;通过印发《关于开展“赤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命名工作的通知》《关于建设赤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的通知》等,推动各级各部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全面构建市、旗县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召开专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研讨座谈716次,覆盖党员干部3人次

二、“丰富形式”与“拓宽路径”相结合,开展多维度、立体化的社会宣传

聚焦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牧区、城市社区等阵地,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主题活动746场次,覆盖人数22万余人次依托敖汉干部学院等教育实践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清洁工人驿站等公共服务阵地,通过布设“民族理论政策学习长廊”、绘就“中华文化宣传彩绘墙”,打造“家门口”的宣传阵地让各族群众在欣赏墙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同时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流动宣讲车”等形式,将民族理论政策“移”到大喇叭的广播中、“搬”到宣传车的屏幕上,以巡回展播的形式进行宣传,共播放宣传法规知识20万次,受惠群众260万余人次;通过派出乌兰牧骑、城市乌兰牧骑小分队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充分发挥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通过流动文艺展演的形式,展示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故事,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打通各族群众交往交流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共举办70余场演出,惠及群众近10万人次

三、“线上”点对点与“线下”面对面相结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精准化全覆盖

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留存时间长等优势,进一步加大微信、抖音、各类视频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运用,依托大数据平台,有针对性的向各族群众投放动漫、短视频等生动鲜活的宣传类信息,广泛宣传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民族政策法规专题学习测试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网络有奖竞答,以考促学,掀起了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法规的热潮,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教育宣传效果,截至目前,参加活动人数5万余人次,答题近33万次。统筹12个旗县区,线下延伸宣传教育触角,打造宣讲“一旗一特色”,以“乡音特色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宣讲员”等为主体,在社区、村组创新设置“援法站”“政策解读点”,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纳入到公共咨询服务中,探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新平台,打通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