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聚焦“1+4”工作法深化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日期:2023-06-29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   字号:[ ]

今年以来,贺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1+4”工作法,以“一条主线”引领,“大阵地”聚力,强化和巩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得牢、传得开、叫得响,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石榴花”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扎根绽放。截至6月初,全市教育系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五个一”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活动达7318场次,参与师生达423000人次;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覆盖率达100%。

一是坚持“一条主线”绘出民族团结锦绣图。贺州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自治区关于开展2023年“民族团结我同行 各族师生一家亲”主题活动的通知》等精神,先后印发《贺州市关于开展2023年贺州市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抓好抓实抓细抓活民族团结进步进学校常规工作。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注重加强政治建设,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并将之摆上重要日程,注重发挥广大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在少数民族教师队伍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同时,通过开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小学开学的第一课,把爱我中华,民族团结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年学生的心灵深处,增强各族学生“五个认同,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各族青少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覆盖率达100%。

二是打造“红石榴籽”课堂微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严格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课时要求,开齐开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小学高年级、初中民族团结教育不少于12课时各学段按照《纲要》明确的主要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用好国家统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义务教育阶段按自治区统一采购,贯彻落实中小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等教材管理办法,对涉及民族团结内容的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在各学科教学中,采取学科知识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方法实施教育各中小学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专题研讨,深入发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结合点,分解任务,落实内容通过多样化课堂教学向各族学生传递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意识。

三是打造“红石榴籽”宣传微阵地。建立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丰富培训形式,组织开展教师职工、民族团结教育育人团队等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和民族法律法规等内容学深学透学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的氛围,在校园图书馆、博物馆、教室、宿舍等场所展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作品。结合党日活动、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等,主动融合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讲座、报告会、开学第一课、知识竞赛、送教宣讲等方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广西媒体、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广泛宣传校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好故事,传递正能量。

四是打造“红石榴籽”活动微阵地。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德育载体效能,组织在校师生开展“五个一”活动读一读民族团结进步书籍唱一唱民族团结进步歌曲画一画民族团结进步图画写一写民族团结进步文章做一做民族团结进步手工等“五个一”活动。各学校结合实际,创新形式,融合团建、少先队活动、体艺竞赛等在各年级举行民族团结教育系列评比竞赛等活动。利用家长会向广大家长宣传民族政策法规,增强家长的民族团结意识,带动和拓宽民族团结教育范围。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让学生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接受更为直观的民族团结教育,增强“五个认同”。实行“共建结对”,即学校领导老师与学生“结对”,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结对”,省际间的“结对”目前市与边境地区结对的学校有7所,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活动达7318场次,参与师生达42.3人次。

五是打造“红石榴籽”品牌微阵地。全力打造“八个一”标准示范点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一部高质量的专题片、一份精炼的汇报材料、一套完善的档案资料、一片浓厚的宣传氛围、一份精致的宣传折页、一个突出的工作亮点、一套流畅的观摩流程。精心培育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先进典型,选拔推荐一批学校参加国家、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