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探索实施互嵌式发展计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日期:2023-05-24  来源:贵州省民宗委   字号:[ ]

贵州省印发高质量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工作方案,提出4个方面主要任务及20条工作措施,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创新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交融。提升打造文化广场、陈列馆、乡愁馆等文化阵地,组建文艺队伍培养骨干人才,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故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题材编辑文艺节目。目前,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有文化活动广场831个,陈列馆、乡愁馆269个,丰富了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归宿感,成为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二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嵌入式就业。实施“推普兴乡”行动,开展普通话+技能+精神文明+感恩教育等培训,帮助各族群众增强就业创业市场竞争力。目前全省“推普兴乡”集中培训44期2186人,含边远村寨34期1444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10期742人,促进就业创业390人。支持民族传统手工艺企业创新发展,开展创意设计,民族传统手工艺领军人才培训,将刺绣、蜡染、银饰、剪纸等民族手工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生产生活相融合,设计符合大众消费产品,以电商平台推动“黔货出山”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充分发挥贵州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贵州民族工艺大师传帮带作用,在刺绣、剪纸、建筑、蜡染、银饰、制茶等方面,开展民族传统手工艺人才培训1.28万人次,吸纳就业8500余人。开展春风送岗行动,东西部协作机制在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一站式”就业服务中精准发力,加强与广东、浙江、江苏等企业对接,做好适配岗位推送、专项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全链条式保障。

三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医疗水平,让各族搬迁群众平等享受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更好融入城市社区环境。目前,新建和改扩建配套学校674所、医疗机构442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98个、综合服务站265个、老年服务中心686个、平价购物中心750个,易地搬迁提升文化综合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效途径的优势越来越凸显。

四是完善社区治理体系营造嵌入式居住环境。指导制定社区公约、民族团结公约等,动员各族群众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在各族群众中培养选拔了一批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人员担任楼栋长、小组长、协管员、保洁员,共建平安社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服务意识,促进各族群众全面交流。目前,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共成立社区居委会448个,居民小组3889个,建设天网工程629个,社区警务室373个配备警务人员1228个,建立自保组织512个,综治中心744个,完善事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五是完善基层党建体系建强战斗堡垒。党组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触角延伸到安置区,把安置社区党组织打造成为宣传党的政策、团结各族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将致富带头人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让各族群众结成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目前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新设立59个街道办事处,成立党(工)委85个,党总支82个,党支部859个,党小组863个;明确机构编制2983人,配备管理干部4050人,其他社区服务人员2286人,健全的组织体系成为促进各族群众安居乐业、融入融合的坚强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