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积极探索“三共”模式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

日期:2023-05-25  来源:河南省民宗委   字号:[ ]

近年来,信阳市以“部门共建、精神共有、幸福共享”“三共”模式为抓手,携手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

一是突出部门共建,广泛参与强基础。充分发挥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统战和民宗部门牵头,组织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侨联等群团组织围绕各自领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活动。结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七进”等活动,组织多部门共同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宣传,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健全协商机制,建立乡贤联谊会13个、乡贤议事会64个,指导制定村规民约、议事协调、纠纷调解等实用管用规章制度,促进各族群众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二是突出精神共有,文化交融促和谐。加强青少年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学段,切实做到三个结合:即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抓好学科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培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培训内容,纳入新进教师培训、师德师风学习;与课堂教育教学相结合,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有关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点,与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与学校社团活动相结合,要求教育部门指导各中小学通过阅读、书法、音乐、演讲、手抄报等方式对在校师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依托信阳红色资源优势,常态化开展“重走红军路”“同心向党,做逐梦少年”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三是突出幸福共享,一体保障惠民生。在城市社区高标准打造“红石榴同心工作室”,为各族群众提供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等多项服务咨询,有力提升了各民族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大力开展“同心圆 共发展”活动,支持结对村将民族团结、乡村振兴融为一体,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每年春节前夕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献爱心”慰问活动,切实解决百姓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