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民委直属机关党务干部专题培训班交流材料之三

日期:2023-11-28  来源:直属机关党委   字号:[ ]

编者按:2022年以来,国家民委系统各级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国家民委党组坚强领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机关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加强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直属机关党委举办2023年党务干部专题培训班,请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分别围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青年干部教育引领等作经验交流,推动各级党组织充分借鉴吸收和创新创造,不断推动国家民委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本期刊发民族文化宫党委交流材料。


高质量做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民族文化宫党委

学习是我们党走到今天、走向未来的重要法宝,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是我们党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要制度。长期以来,民族文化宫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学思践悟,通过示范引领学、专题深入学、集中系统学、联系实际融入学,不断提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引领全宫上下形成竞相学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点燃拉高标杆、奋勇争先的学习热情,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民族文化宫全力落实党中央和国家民委党组各项决策部署夯实理论和思想基础。

一、坚持“严”和“实”,把落实制度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举措。学习是有规律的,组织学习必须坚持又严又实。认真谋划部署,严格组织落实。民族文化宫党委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党建重点工作内容,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举措。每年年初精心谋划,结合实际制定年度重点学习安排,科学策划选题,推动建立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全面系统学的学习机制。坚持以点带面,发挥龙头作用。学习采取扩大会议的形式,将各部门及工会、团委主要负责同志,正高级专业技术干部纳入学习范围,根据选题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定发言人,形成了以党委书记带头领学、班子成员重点发言、其他同志交流发言的良好格局,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压茬跟进,有力推动了学思想、学理论、广研讨在民族文化宫蔚然成风。大兴调研之风,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班子成员自觉深入分管部门了解实情、查摆问题,把调研成果与学习研讨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摆进去,把学习“融入”实际。主题教育期间,班子成员每人领题调研,把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转化为解决干部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的具体实践。

二、统筹“博”和“专”,把学懂弄通作为涵养思想根基的明确目标。学习既要有广度,也要有精度。为此,必须把握博学与精学的关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胸怀“国之大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了解掌握推进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知识,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委之重者”。牢牢把握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5大重点任务,始终跟进学习和服从服务国家民委各项重点工作,立足职能职责,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融合性”“共同性”文物古籍梳理鉴选、内涵研究、展览策划等,为有力推进委党组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地作出了积极贡献。做实“宫之专者”。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和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深刻领会“五史宣传教育”、“四个大力宣传”、“三个讲清楚”等部署要求,布局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5个基本陈列,充分发挥窗口平台阵地作用,有形有感有效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近年来先后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选定的党性教育场所、北京市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铸牢宣传教育阵地作用进一步彰显。

三、探索“融”和“新”,把丰富载体作为提升学习成效的有力抓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本来是快乐的,做到快乐学习,就要做好“融”“通”文章,特别是要创新形式。深化学习品牌。有效利用中央和国家机关十大学习品牌——“民族文化大讲堂”,把专家辅导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的重要补充,党委书记主持讲座并分享学习体会,班子成员集体参加学习。先后邀请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闫建琪、罗平汉,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民族理论政策研究专家郝时远等众多名家大师作辅导报告,讲座内容精彩纷呈,党员干部职工纷纷响应,不断掀起新的学习热潮。放大学习效应。自大讲堂举办以来,积极邀请中央国家机关和国家民委系统干部现场聆听讲座,深受广大干部及专家学者欢迎。探索开设“云课堂”,邀请内蒙古、新疆、甘肃、云南、湖南等地统战系统、民委系统在内的200余家单位和高校近万人次通过视频共听讲座,搭建了共学共享的学习平台,营造了互学互助、相互促进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刚刚举办的第56讲,邀请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作讲解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作专题辅导报告,吉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海英,国家民委有关部门领导,甘肃、云南、青海、湖南、吉林、内蒙古、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统战和民委系统等167家单位和30所高校的领导和有关同志,近7000人参加学习,引发了热烈反响。创新学习形式。用好新媒体创新开展“微分享”“微宣讲”,指导相关党支部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关键词,制作解读微视频分享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趣味性和实效性。

四、突出“用”和“转”,把推进铸牢工作作为强化理论武装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最终还是要真用。民族工作里的真用就是要彻彻底底实现“三转”,扎扎实实推动事业转型发展,特别是要转到铸牢主线上来,着力破解“只学不做”“学归学、做归做”“空对空”等“学用两张皮”的现实问题。学好理论命题。在全面系统学的基础上,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厘清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深刻领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着力解开理论困惑,纠正思想偏差,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破解实践难题。如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象化呈现是民族工作面临的一大实践难题,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在委党组高位谋划和正确领导下,在委机关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委属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民族文化宫承办了“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这个第一次以中华民族为主题、贯通中华民族史的展览,用1500余件文物古籍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史,成为当前全国范围内铸牢宣传教育的标杆,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升华。答好转型考题。对标对表国家民委新“三定”规定,聚焦主线修订民族文化宫“三定”规定,重新梳理职能职责,优化机构设置,推动所有力量资源向主线聚焦,更加突出公益性职能定位。抓住用好承办“铸牢文物古籍展”的机会,加强和其他文博单位、学术界的合作联动,不断拓宽专家圈、朋友圈和业务圈,着力形成“通”和“融”的长效机制和更大合力,联合整合更多资源力量,推动民族文化宫焕发新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