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精彩篇章|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日期:2023-05-25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字号:[ ]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头像。(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鲜卑族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逐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巩固统治地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缓和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逐步实施汉化改革。到第七位皇帝孝文帝拓跋宏执政时期,改革被推到极致。

公元472年,年幼的拓跋宏在祖母冯太后和众大臣陪同下于春耕日籍田。自秦汉以来,中原最高统治者在春耕前率百官亲耕农田,行籍田典礼,以显示对农业的重视。出身游牧民族的北魏皇帝以借鉴中原地区传统的方式,表明了推进汉化改革的决心。

除政治上改革官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外,孝文帝改革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

洛阳,古称“天下之中”“中州之地”。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据《魏书·高祖纪》载,公元490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迁都中原后,孝文帝更加积极地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制度。例如,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学汉语,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姓氏,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

孝文帝推行的改革,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北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粮食产量增多,手工业和商业日趋活跃;另一方面,缓和了此前因长期战乱而导致的民族矛盾,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中国三大石窟”。其中,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均始建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王朝留给后世的珍贵文化遗产。这些石窟留存着民族融合的深刻历史印记,是多元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鉴的结晶。云冈石窟中雕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窟龛,深受汉文化影响,造像面容清秀、雕饰奇丽,服饰也体现出南朝士大夫“褒衣博带”的典型装扮。同样的“秀骨清像”,也出现在北魏迁都洛阳后雕凿的龙门石窟中。

习近平总书记20205月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殷切嘱咐为我们正确认识云冈石窟的价值指明了方向。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趋势,交融统一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永恒的主题。秦代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北魏孝文帝改革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而此后的金、元、清等朝代的统治者也都继承了这一传统,推动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

可以看到,在北魏时期,统治者在大规模学习中原先进文化的同时,中原地区也受到鲜卑族等北方游牧民族刚健质朴气息的影响。北魏民歌《李波小妹歌》云:“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一位深受游牧文化影响的汉族女子骁勇的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透着飒爽之气。

文化的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融通。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交融互鉴,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回溯历史,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向北方游牧民族学习骑马射箭之道,到唐代丝绸之路繁荣,西域的胡旋舞、龟兹乐舞以及服饰等成为长安的时尚,再到宋末元初,汉族女子黄道婆融合海南黎族纺织技术与江南纺织技艺,创“衣被天下”之盛景……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文化交融汇聚的历史。

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古代的孝文帝改革、边疆民族习用“雅歌儒服”、中原盛行胡衣胡帽,到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总书记如数家珍地讲述,听者耳熟能详,引起广泛共鸣,进一步激发了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对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之所以根深叶茂、绵延不绝的解答。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着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因此而繁荣壮大、经久不衰。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报》202112605版,执笔:李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