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重要会议 > 全国民族自治州科学发展经验交流会 > 实地考察
考察点之七: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项目
日期:2015/10/09 来源:政策法规司 字号:[ 大 中 小 ]
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项目
伽倻琴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弹拨弦鸣乐器,音色柔和,琴声深沉,外形似筝。演奏时,奏者席地而坐,将琴体横在身前,琴首置于右膝上,琴尾触地,也可将琴身平置于桌面上。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弹奏琴柱右侧弦段,左手按抑琴柱左侧弦段。伽倻琴低音区音色内在而有魄力,中音区音色柔和,高音区音色明亮尖锐,表现力极为丰富。2011年,伽倻琴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3年,在龙井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规模伽倻琴合奏活动。
长鼓舞又称“杖鼓舞”,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朝鲜族代表性舞蹈之一。长鼓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敲鼓,身、鼓、神态融为一体,高度协调统一。长鼓两面具有不同的音高。舞蹈时,右手用鼓鞭敲打高音鼓面,左手拍打低音鼓面,由于音高不同,节奏不同,变化多端的鼓点和着优美的舞姿,使人格外的兴奋和愉悦。男子舞蹈潇洒活泼,女子舞蹈妩媚幽美。长鼓舞融舞蹈、鼓、乐为一体,实现了人、鼓、乐的高度协调。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图们市成功挑战“最多人表演长鼓舞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
牙拍舞历史悠久,是由舞女持牙拍一对,通过击打牙拍发出清脆的有节奏的响声,边击边舞的形式表演,具有庄重典雅,优美细腻的特点。舞蹈以朝鲜族音乐为基调,以朝鲜族服饰和朝鲜族典型舞蹈动作为基础,表现了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的个性。200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800人共跳牙拍舞,创造了最大规模“牙拍舞”表演的吉尼斯纪录。
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的综合性性民间艺术,是朝鲜族最有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象帽舞是农乐舞中表演难度和艺术价值最高的艺术形式象帽,视其彩带的长短分为短象帽、中象帽、长象帽。中国朝鲜族象帽舞中使用的32米长的象帽彩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彩带。2006年,农乐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朝鲜族农乐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2年,1050人共舞象帽的表演,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