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立足优势,多措并举,加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日期:2015/10/09  来源:政策法规司  字号:[ ]

                              红河州州长杨福生发言

  立足优势   多措并举

加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红河州是全国唯一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辖49133个乡镇,国土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14年末有常住人口462万人。全州山区面积2.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世居着哈尼、彝等1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0%;境内河口、金平、绿春3个县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848公里。红河州的基本特征是:多山区、多民族、贫困深、边境线长、原战区、区域南北发展不平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州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全省16州市中位次靠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总结近年来我州“奔小康”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红河“奔小康”的最大“瓶颈”。近年来,我州始终把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大了对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推进了以“1237”(1条城市轨道、2个机场、3条铁路、7条高速公路)交通骨干网络建设为重点的综合交通建设,建成和推进了一批重大工程。目前,全州正在着手实施交通建设五年“大会战”,全力构建“外铁、中轨、内电,铁、公、机并驱”的网络化、复合型、立体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市通轨道、南北通航空、县县通高速”。

二、推进产业建设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加快产业建设、壮大经济规模是全面建成红河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重点是实施产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农业方面:重点是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北部7县市重点规划建设百万亩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在南部6重点重点实施山区综合开发,着力打造“六个百万亩”优势产业群。培育了一批家庭农场、庄园经济、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全州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方面,主要是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三年工业倍增计划”和园区建设“千百亿”工程,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改造升级重化工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目前,全州已建成投产了一批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标志性项目,产能规模大幅扩张,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明显提升。三产方面,重点是推进民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等三千四百年亮丽名片为重点,大力打造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文化旅游品牌,红河成为了云南旅游新方向。

三、抓好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南北发展方面:针对南北区域发展差异性大的问题,我州在加大南部地区扶持力度的同时,实施了山区综合开发、兴边富民和扶贫攻坚等工程,建立了南北互助机制,有效促进了南部地区的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方面:以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全国试点为抓手,创新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围绕“权、人、业、通、房、地、钱、活”等8个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改革政策,稳步推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持续加快。我州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州城镇常住人口突破300万人以上,城镇户籍人口达221万人以上。

四、着力推进沿边开放开发

近年来,我州围绕建设面向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门户和前沿,坚持以“三大平台”建设为抓手,对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内积极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廊(昆河经济走廊)、一线(边境一线)、一核(滇南中心城市群)、两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多点(各类产业园)”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全州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局面已经形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奔小康”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大力抓好重点民生工作

一是强势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截止去年底,全州共整合投入各类资金74.87亿元,完成做特民居10万多户,做美村庄265个,做优集镇26个,建设保障性住房2.19万套、棚户区改造2.4万套,完善了教育、卫生、养老等一系列公共设施。二是实施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按照“两增、两减、一保护”(增学、增收,减人、减贫,保护生态环境)的思路和目标,全力推进南部的扶贫开发,实施了免除南部六县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学费等6件惠民实事。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方面重点是启动实施了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卫生方面重点是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是实施了“1046”春天工程。四是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了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州建设的步伐,全州已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202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发展。

以上是我州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一些主要做法。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红河州在“奔小康”的征程中还存在着基础薄弱、财力不足、经济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南北发展差异大、县域经济活力不足等诸多困难,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为此,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各兄弟自治州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顺势而为、奋力拼搏,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