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千亿凉山的科学发展之路

日期:2012/10/12  来源:  字号:[ ]

  2012年1月20日,在四川省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向媒体公布,四川省六个市州的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这次突破,一举改写了全省市州经济总量过千亿仅成都一市的局面,四川省经济发展市州千亿俱乐部在“十二五”的第一年成为了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一大亮点。

  在六个经济总量突破千亿的市州中,凉山州赫然其中!

  2011年成为了凉山州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个千亿标高的里程碑是凉山科学发展之路的标志。

  在凉山以千亿经济总量开启四川省千亿俱乐部大门,开启“十二五”发展大门的时候,也同时开启了一条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回顾近年来凉山的高速发展,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科学发展之路直达千亿标高的里程碑。

  2009年:科学发展的宏观战略

  近年来凉山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十一五”初期到2008年,一个是2008年到“十二五”开局。

  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震荡,带来了从全球到全省经济格局的一系列剧变。

  此时,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凉山刚刚起步的发展遭遇到了全球经济的冷冬。2009年,就在金融危机深度影响开始蔓延的时候,凉山州开始根据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和格局对自治州的宏观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一个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宏观发展战略在这一年出台。

  “实施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工业强州、生态立州、开放兴州,统筹发展、三化联动、重点突破,一手抓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建设,一手抓以彝区‘三房’改造、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产业支撑为重点的扶贫攻坚,放大西昌经济圈的辐射作用,培育”两会“新的增长极,提升安宁河谷、‘三江’开发的带动作用,推进全域凉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全省新一轮竞争中追赢赶超,实现富民强州升位,进入四川经济发展第一方阵。”

  在这个宏观发展战略中,优势资源是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发展的支撑,而针对自治州二元经济布局的两手抓是协调发展保障。战略的目标是进入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

  这一年,面对金融危机的深层次蔓延,“保增提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确定。在“项目投资拉动年”的引导下,工业强州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步伐没有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放慢。当年10月,会理中国钒钛磁铁矿业有限公司(会理财通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西昌钒钛产业园区被列为全省百亿级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西昌烟草食品产业园区被列为全省“推进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促进工作行动计划”重点园区。会理10万吨阳极铜、雷波50万吨磷铵、乃托水泥2000吨/日熟料生产线、江铜集团10万吨稀土、重钢太和铁矿300万吨技改扩能等重大项目,在金融危机中快速推进。

  在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凉山州经济在2008年绝地突围后,终于在2009年实现了触底反弹。当年,全州实现GDP627.11亿元,增速达到15.7%。

  2010年:全面开放开发 “十一五”圆满收官

  2010年,围绕宏观发展战略的推进,全面开放开发成为了这一年工作的主旋律,提速增量,提质增效成为推进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抓手。这一年,在大区域合作上,成都凉山区域合作开始强力推动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与资源最富集地区的优势互补。当年,在已建36个合作项目的基础上,以成凉工业园区建设、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旅游市场联动等10个方面合作,全面深化成凉区域合作关系。而在攀西地区,攀枝花、凉山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为纽带,加速促进攀、凉两市州优势叠加。昆凉区域合作启动,全州探索建立川滇黔十市地州互利合作长效机制,构筑四川省“突出南向开放”桥头堡。凉山州融入泛珠三角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步伐加速。

  2010年,凉山州产业的国际间合作开始取得突破。优质的烟叶生产条件及成熟的烟叶生产技术吸引了世界烟叶生产中心的津巴布韦。当年,凉山州与津巴布韦政府签署烟草生产技术合作协议,凉山的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开始迈向了国际平台。同年,凉山州与新加坡相关企业签署了钒钛资源深加工战略框架协议,在这个国际产业合作中还有一个令人注目的意向——双方就共建文化产业园区达成共识。同样在东南亚,凉山州与泰国北碧府缔结为友好城市,并开始研究共建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

  积极开放开发的态势,也使得厅州、局州合作更加紧密。银政、政企合作卓有成效,与多家金融机构和大企业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农业银行还确定凉山州为总行全国六个一类金融产品创新基地之一。

  积极开放开发的态势,迎来了投资的热流,当年全州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3个,履约项目147个,实际到位资金273.6亿元,增长39.2%。

  在全面开放开发的同时,“双提升”战略在2010年发力推进凉山州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当年,在全州组织实施的69个重大科技项目中,实现了包括含钛高炉渣提钛和永磁、发光、抛光、贮氢电池等稀土新材料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重钢集团太和铁矿、西昌新钒钛有限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达到8户。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9.7亿元,增长54.6%。建成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个。获得授权专利58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8%。“三大科技洼地”建设加快。

  品牌建设是凉山州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关键战略。这一年,大凉山品牌建设成就显著,凉山苦荞、西昌洋葱等6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大凉山清甜香烤烟等9个农产品、热轧窄带钢等6个工业产品被评为第九届“四川名牌产品”。

  2010年,全面开放开发,凉山州更加主动地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以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为目标,以市场辐射和经济带动为主题,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与竞争,不断拓展资源和市场半径。

  2010年,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凉山州加快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这一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凉山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4.19亿元,增长17.5%,以超过经济总量目标任务84.19亿元的发展为“十一五”完美收官。

  2011年:高位求进千亿辉煌

  2011年12月22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按下控制按钮,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高炉启动点火。这标志着静态总投资243亿元的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竣工投产。

  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投产,标志着凉山州工业开始实现大工业带动大发展的时期,这是凉山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工程。

  更大的标志性发展接踵而至,2011年,凉山州以实现经济总量1000.1亿元站在了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地上。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2009年凉山州GDP由全省第八位上升至第七位后,一直保持1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这个发展速度的背后是创新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引。凉山的发展格局正落地成为“三大片区”共同支撑凉山发展的现实。一手抓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一手抓大凉山和木里藏区扶贫攻坚、跨越发展,放大西昌经济圈、“两会”增长极的辐射作用,提升安宁河谷和“三江”开发的带动作用正在形成多点发力、重点突破、梯度推进“全域凉山”发展的局面。

  2011年西昌、“两会”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达到了561亿元,宏观发展战略的“三先”发展基础更加牢固。而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始进入大投入、高强度、宽领域新一轮综合扶贫开发阶段,正蓄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或增长点。

  凉山经济已迈上新的台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及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在经济总量超过1000亿元后,发展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加强。

  千亿GDP,见证凉山的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