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昂起跨越发展的龙头

日期:2012/10/12  来源:  字号:[ ]

  凉山,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凉山,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与优越的自然生态和谐相融;“一步跨千年”的厚重历史与“经济跨千亿”的时代风采交相辉映。

  60年,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60年,凉山阔步前行的一段岁月。建州60年来,古老凉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这是破茧化蝶的飞跃,是凤凰涅?的重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思变谋变,准确把握经济脉动,科学研判州情实际,清醒而果断决策:坚持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深入实施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双提升”战略,工业强州、开放兴州、生态立州,“两化”互动、“三化”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一手抓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一手抓大凉山和木里藏区扶贫攻坚、跨越发展,统筹全域凉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追赢赶超、富民强州,奋力挺进全省第一方案,全力建设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其战略考量,充分体现了全域发展的大智慧、开放发展的大气魄、跨越发展的大手笔。

  今日千里凉山万象更新,一组组发展数据在凉山被打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均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

  一个个产业之最在凉山创造,水电产业、石榴产业、苦荞产业发展规模世界第一。

  凉山探索出民族地区开放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径。

  凉山昂起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龙头。

  三个坚定不移“催生” 凉山辉煌巨变

  坚定不移走全域发展之路

  在凉山,全域发展是统揽一切的灵魂。统筹协调、全域发展,就是大凉山理念。

  “三个立足”优势,着眼于全域,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三大板块”推进,着力于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突出问题,倾力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努力提升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立足安宁河谷地区资源、区位优势,放大西昌经济圈、“两会”(会理、会东)增长极的辐射作用,提升安宁河谷和“三江”开发的带动作用,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为带动,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集中区、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模范区和川滇结合部重要经济走廊,打造“两化”互动的示范区。

  立足大凉山和木里藏区的比较优势,分兵突围,追赢赶超,竞相发展,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为支撑,打造“三化”联动的创新区。

  立足金沙江水电、农业等优势,以金沙江巨型水电站建设为带动,以沿江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建设为骨干,规划建设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培育沿江6县清洁能源、矿冶、特色效益农业、特色水产品、库区观光旅游、经济林木等“六大经济产业带”,推动安宁河谷、金沙江下游两翼共振、协调联动,促进攀西、川南两大经济区互动发展,打造凉山乃至四川新的重要增长极。

  坚定不移走跨越发展之路

  拼搏奋进、跨越发展,就是大凉山精神。

  凉山,抢抓机遇,想在先、谋在前,踩准了政策步点,赢得了发展主动;凉山,排除万难,干在先、拼在前,爬坡上坎,击鼓奋进,全力推进跨越发展。

  坚持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着力做强产业,走资源科学开发、综合利用、链条延伸、就地转化之路。

  立足一流资源,推进一流企业,实施一流开发,促进一流发展,实现优势产业加速聚集,倾力构建千亿水电、千亿矿冶、五百亿绿色特色农业、百亿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充分体现州委、州政府的宽视野、高站位。

  抓大工业,抓大项目,抓大园区,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铿锵激昂,跨越发展在凉山奏起最强的乐章。

  大工业、大项目,撑起了凉山工业发展的未来,“三江”流域绘就精彩,水电开发如火如荼;工业园区蓄势聚能,工业项目个个生辉。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竞相投产。

  大基地、大品牌,挺起了凉山农业现代化的脊梁,凉山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苦荞麦、马铃薯、石榴生产基地,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优质烟叶花卉基地和四川优质农产品基地。

  大山水、大美景,托起了凉山旅游业的绚烂,推动了冬春阳光、火把节、红色旅游、民族风情、现代科技等精品旅游线路上档升级。全国彝族风情最浓旅游目的地、西部最佳阳光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和四川旅游发展次中心建设,彰显了凉山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着力做牢基础,走交通先行、破解瓶颈、保障发展之路。

  “四川南向大通道”的新定位,加快了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扩建的青山机场成为西南一流支线机场,雅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五纵两横两环加航空水运”,助推了凉山的跨越腾飞。

  “交通五年大会战”的冲锋号,掀起了凉山交通建设新高潮。西昌昭通贵州都匀高速、宜宾至攀枝花高速、西昌至香格里拉高速、乐山至云南高速进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成昆铁路燕岗攀枝花段前期工作和金沙江雷波港、雅砻江干线航道建设加快推进。

  “再建一个都江堰灌区”的大目标,激起了水利命脉的强烈跳动。加快了一批大中型水库建设,带动了一大批“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速了凉山水利“全域灌溉”进程。

  “生态立州”的新战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新要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新理念,澎湃了全民植树的绿色浪潮,加快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建设。

  坚持大中小特城镇协调发展,走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联动发展之路。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总体战略,“生态田园、和谐亲水”的科学定位,凉山新型城镇化建设拿到了金钥匙;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建设、“西昌新区”建设、会理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凉山新型城镇化建设找到了突破点。

  以现代化的生态田园西昌建设为带动,统筹推进其他县城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体系,建设“攀西城市群”。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增强了新型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双向促进作用。

  坚持抓民生就是抓发展、抓民生就是促和谐,着力做实民生,走以综合扶贫开发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发展之路。

  凉山近年来扎实推进一大批得民心、增民利的重大民生工程建设,让更多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群众,书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综合扶贫开发: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改善和公共服务配套“四个重点”,坚持禁毒、防艾、职教、扶贫、倡导和养成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五管齐下”,大力实施“八大扶贫工程”,提升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实施“百乡千村”工程:大凉山彝家新寨、安宁河谷新村、木里藏区牧民新村建设,带来了新民居、新风貌、新产业、新农民、新风尚,带来了大整合、大聚集、大投入,两年累计投入各级各类资金92.23亿元,建设新村572个,农民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之路

  海纳百川、开放发展,就是大凉山胸怀。

  始终坚持挖掘潜力与借助外力有机结合,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不断拓展开放合作领域,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向开放要投资、要产业、要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活力与动力持续迸发,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推动大跨越。

  凉山,带着优势的项目、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服务,带着凉山人民的期盼,开始走出山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实践证明,凉山探索的是一条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之路,是一个资源大州开放发展、跨越发展之路。只有坚持全域性定位,走全域发展之路,才能富民强州,全面小康;只有坚持科学性定位,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遵循经济规律,主动作为;只有坚持开放性定位,走开放发展之路,才能拓展广阔空间,加快发展。

(作者 尹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