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幸福大道向阳开——天祝县实施“下山入川”工程纪实

日期:2012/10/12  来源:  字号:[ ]

下山入川工程中漂亮的藏族住宅

  5月5日,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润泽了凉州大地的万亩良田,一棵棵嫩绿的玉米苗在垄埂上茁壮成长。搬迁到金塔水管处农场的天祝县祁连乡石大板村农民郝才排,看着田野里整齐的庄稼,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天祝县全力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力争在三年内移民三万人。届时,将有更多的人和郝才排一样,下山入川,告别贫困,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这是一项检验执政能力的德政工程。既要组织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群众搬出来,又要千方百计解决好搬迁群众的生计问题。

  这是一项还一方绿水青山的生态工程。移民迁出后,将对生态核心区进行生态恢复,保护水源涵养林,全力维护石羊河流域源头的宁静和谐。

  这是一项惠及最困难群众的民生工程。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让困难群众尽早脱贫致富。

    德政工程铺富路
    “早就盼着搬出那个穷地方了。老家里自然条件恶劣,种啥啥不成,就连吃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拉,那个日子咋富裕得了?”郝才排说,在山里的时候,种地全部使用“二牛抬杆”的耕作方式,十几亩地需要近1个月时间才能种完。今年下到川区以后,耕地、覆膜、播种全都用机械耕作,十几亩地只用了两三天就种完了……这个时候,山里的庄稼才出苗,而农场里的玉米都已经长这么高了。
    “这里的地非常平整,适合机械化耕作。”搬到长城乡林场的农民陈广宝说,今年贷款10000多元,购买了拖拉机、旋耕机等一整套的农机具,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里人的劳动负担,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邻居们种田,挣些钱。像陈广宝一样,刚到移民点就购置了农业机械的群众还有很多。
    为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推进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工程,加快石羊河流域源头生态保护与治理步伐,加快扶贫开发进程,今年,天祝县对居住在祁连、旦马、毛藏等多个乡镇的10043名农牧民通过市区农林场安置、城镇安置、县内异地安置、新疆农场安置、劳务移民、教育移民等渠道,进行整村整组集中搬迁。
    该县县委书记杨得中带领相关部门领导,多次深入移民工作一线,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移民工作提出要求,一定要把学校、卫生院、畜牧站建好,解决好农牧民最关心的问题,努力把移民点建成群众满意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市区农林场及毛藏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启动以来,天祝县祁连、旦马、毛藏三乡镇,城建、交通、水务、电力等部门及各抽调工作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克服困难,奋力推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5月2日,7个市区农林场已落实移民1608人,占计划任务1582人的101.64%。
    “下山入川”工程的实施,让高深山区困难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日子已经不再遥远。

  生态工程促和谐

  “我们搬到这地方太方便了,路也硬化了,娃娃们几步路就到学校了。学校修得非常好,封闭式的教室,以前的住房和这里根本不能比。”天祝县华藏寺镇红大村村民王世虎如是说。两年前,他还居住在距这里5公里远的山沟里。

  现如今,华藏寺镇红大村600余户村民出行有平坦笔直的公路,孩子上学有环境优美的学校,就医有近在咫尺的医院,居住有宽敞明亮封闭式小康住宅房,休闲娱乐有宽阔优美的广场,脱贫致富还有高效果蔬日光温室……这仅仅是该县深入推进生态移民的一个缩影。

  尹理山是大红沟乡东圈湾村村民,自2002年举家移民到新疆哈密后,承包了土地种植大枣,在他的艰辛努力下,现在年平均收入达20多万元,并住上了楼房,坐上了小轿车。“如果在老家,我两个儿子连媳妇都找不上,更不要说住楼房,买小轿车了。”回想从前的生活,尹理山感慨万千,“如果没有当年政府的引导,我们也不可能走出大山,更不可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支持,天祝有近5万多林缘区、生态脆弱区、高海拔区的农牧民群众走出大山,搬迁到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在异地脱贫致富。他们的迁出不但缓解了当地生态压力,减少了人畜对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有效缓解了人地、草畜矛盾,保护了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林,而且从根本上为这些贫困人口走出生存困境找到了有效途径。该县通过生态移民,现在已退出耕地近10.7万亩、草原534万亩。实践证明,生态移民工程是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现状和恢复生态双赢的光明之路。

  民生工程暖民心

  “该是走出去的时候了,待在这里真的没有什么盼头……”祁连乡岔山村的贫困户樊志寿坚定地说。他们一家共四口人,现在还住在上世纪70年代初父母给他盖的这五间土坯房子里。眼看着20多岁的儿子要娶媳妇成家,可是他还是无法给儿子置办一个像样的家。

  天祝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藏区扶贫攻坚片区。有农业人口17.28万人,近四分之一的农牧民像樊志寿一样,还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生态核心区、林缘区,他们都有各自的苦衷,而所有的苦衷都归咎于一个根源,那就是环境恶劣。走出大山早已是他们多年来的愿望。

  对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市委书记火荣贵多次到高海拔山区农牧民家中调研,还带着农民张永辉一起到农场,让他解除心中的顾虑。火荣贵说,下山入川,不仅是让我们这一代过上好日子,更是让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

  为了彻底改变全县高海拔地区四万余人的生存问题,天祝县始终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充分开发利用县域内国土资源,依托金强川经济综合发展核心区建设,规划新建和续建八个易地搬迁安置区。利用市上划转的七个市区农林场,分配耕地果园,新建移民新村。借助毛藏寺水库建设机遇,对淹没区重新规划新址或分流疏散安置。依托“两后生”培训项目,签订协议,招录输送,通过教育移民就业安置。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加强易地搬迁等各类项目资金整合,凡能靠得上的项目都向移民安置区倾斜,集中力量办大事。

  “现在地也有了,住房建设政府还有补贴”原住祁连乡岔山村的农民张永贵说,“政府给我们的政策这么好,只要我们勤劳吃苦,就不怕过不上好日子。”

  富路已铺就,大道向阳开。“下山入川”工程的实施,彻底地改变了贫困山区农牧民的生存环境,减轻了石羊河流域源头的生态压力,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者 杨大立 文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