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民族团结推动跨越发展

日期:2012/10/12  来源:  字号:[ ]

千人锅庄表演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辖9镇10乡176个行政村,有藏、汉、土、回、蒙古等16个民族23万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37.7%。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县委、县政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这个主题,抢抓中央和省上支持藏区发展的良好机遇,坚定不移抓发展,团结一致促和谐,尽心竭力惠民生,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大好局面。自治县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1年,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度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不断扩大、效益稳步提升,是天祝历史上建设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各民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强县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关键,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大力实施“1342”发展战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赶超进取,全力推进自治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

县城夜景

  抢抓机遇,争取项目,着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牢固树立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的思想,始终把发展抓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重大项目领导挂带责任制和乡镇、部门抓项目责任制,着力破解项目建设资金、征地拆迁等方面的难题,对接生成了一批藏区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扶贫攻坚、生态治理、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藏区政策落实和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筛选、储备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项目553项,总投资达1735.6亿元,有255个项目纳入四川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方案,总投资达1100多亿元。2011年7月,我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县,县上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五项创建标准”和“六大目标任务”,“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进展顺利。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建立县委常委与省上对口支援单位的协调对接机制,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力地助推了自治县转型跨越发展。

  因地制宜,调优结构,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坚持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生产力的思想,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充分利用高原冷凉气候等独特自然条件,大力培育发展以高原无公害夏菜、红提葡萄、人参果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示范效应强的设施农业园区和产业片带,实现了特色种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破题上路到初具规模、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转工矿依托型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小城镇格局基本形成。积极争取资金,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已建或在建保障性住房6481套,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3815户,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住有所居”的保障目标。加快实施易地搬迁和游牧民定居工程,为农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

  固本强基,科教先行,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调整教育布局结构,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县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民族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双语”教学步伐加快。2011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实现了基础教育的历史性跨越,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评为全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县。从2012年春季开始,免除县内5600多名高中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和课本费,为全县1.4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营养早餐,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为进一步普及各类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坚持让项目为干部说话、让实绩为干部说话,不拘一格选人才,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培养造就了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形成了规模相当的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队伍,为推动自治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目前,全县有少数民族干部3174人,占干部总数的43%。近三年共提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109人,有193名少数民族干部被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保障性住房

  以人为本,保障民生,谱写各民族团结奋斗新篇章

  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使党的民族政策真正转化为利民、富民、安民的阳光雨露。截止2011年底,城镇就业人数稳定增加,城乡低保、城镇医保和新农合覆盖面不断扩大。积极落实藏区政策,增加了干部职工的工资待遇和生活补贴,提高了公用经费,保障了机构正常运转。积极争取实施连片扶贫开发和整乡推进项目,全县贫困人口由7.31万人下降到3.75万人,贫困面由42%下降到21.7%,有效解决了区域性贫困问题。全力实施“下山入川”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将居住在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的3.2万农牧民,通过市直农林场安置、县城安置、县内易地搬迁安置等方式,移居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沿路沿线集镇或水川区域,实现异地脱贫致富。2012年投入搬迁资金3.2亿元,落实移民10045人,完成搬迁1451户6233人。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文化、卫生、体育和人口计生等工作全面进步,先后建成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连续十年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验收。

农家书屋覆盖全县172个行政村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着眼于实现天祝藏区的长治久安,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以创建全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县为契机,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全力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建立有效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体性事件和规模性暴力犯罪应急处置机制,认真研究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天祝”建设,集中力量开展重点排查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大力加强“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坚持用群众工作的立场、理念、方法处理群众诉求,着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全面加强并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 天祝县委、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