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重要会议 > 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 会议代表活动报道
9月29日下午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代表参观60周年成就展
日期:2009/09/30 来源:新华社 字号:[ 大 中 小 ]
“祖国的繁荣富强使我们少数民族无比自豪!”
——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代表参观60周年成就展
9月29日,代表们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辉煌六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成就展”。国家民委信息中心 孙永刚 摄
近700名参加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代表29日参观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辉煌六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成就展”。多位少数民族代表表示,他们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国家民委信息中心 孙永刚 摄
“少数民族”展厅内,一幅由汉族画家和蒙古族书法家创作的名为 “56个民族56朵花”的画卷,悬挂在“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少数民族展厅的入口,与右侧50多个少数民族少女图片组成的大型图片相映成辉。在展厅绣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锦旗下,不少代表和观众合影留念。
在反映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巩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前,来自广西柳州的壮族代表陈争鸣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令人自豪和骄傲。
在展览厅,陈争鸣意外地发现了由柳州市蓝天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的适用于山区耕作的微耕机。“在党的领导下,柳州这些年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看到我们家乡的微耕机在这里展览,真的很高兴。”
头戴回族白帽的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乡长杨文喜告诉记者:“菱塘乡有23000多人,其中30%以上是回族。我们提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 社会和谐、生活安康、环境优美’的规划,通过发展电线、电缆、服装、玩具等行业,2008年实现了60个亿的经济发展目标。”
来自云南省普洱市的岩采代表在“少数民族”展厅向记者讲起了位于展厅中央的“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历史:1950年10月,普洱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组成观礼团,赴京参加国庆一周年观礼活动,之后又到内地参观。他们认识到“各民族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走,就能过上好日子”。回到普洱后,他们举行了“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大会”,按照当地民族习俗,隆重举行盟誓仪式:“我们二十六个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岩采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60年来,当地各民族和睦相处,老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变化很大。
穿着畲族民族服饰的钟仙标是浙江省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镇长。看完展览,家乡的变化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让他感慨不已:“乡村道路通到家门口,能够一直连接到天安门。我们少数民族的心和北京连在一起。”
“祖国的繁荣富强使我们少数民族感到无比自豪!”来自内蒙古的阿拉坦巴根参观后在留言册上写下了自己的感言。
(江国成、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