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日期:2012/11/07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贵州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贵州拥有48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贵州总人口的36.11%,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居全国第三位。正是有如此众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贵州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才形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民族的多样性构成了文化的丰富性。

  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为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提供了生态基础。贵州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其间山河纵横,森林茂密,各少数民族为适应自然,多聚族而居,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正所谓“一山之隔,习俗殊异”,这种地理的局限性和生态的多样性构成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贵州在历史上是各民族交融的要道。华夏族系、氐羌族系、苗瑶族系、百越族系的诸民族及其他民族因不同原因于不同时期从不同方向进入贵州,与原住在贵州的濮人相交汇,在共同开发贵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贵州多民族“文化共生”现象。

  当前,贵州全省已有440项、51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2项、99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少数民族文化在得到传承和弘扬的同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对民族地区文化的普及宣传,在某种程度上使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急剧变化。

  改革开放将民族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城市,少数民族青壮年多外出打工,使得许多靠口耳相传的少数民族语言、历史和传统手工技艺后继乏人。随着掌握这些传统文化和技术的老人逐渐离世,少数民族传承千百年的文化和技术也濒临消失。如贵州省兴义市的一个布依族村寨,随着一位布依族老人的离世,他通晓的布依族傩仪和掌握的布依族傩面具的制作方法也就随之失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许多到民族地区收购民族文物的商贩,加之因经济欠发达,许多民族地区的人们为追求眼前利益,也愿意将自己的服饰、绣片等物品卖给文物商贩,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少数民族文物的破坏和流失。

  少数民族聚居区多为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的接触有限,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或者少数民族学生不懂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这成为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瓶颈。此外,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不高也制约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未能处理好有效保护与有序开发的关系,存在不当开发、过度开发等现象,造成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民族文化的流失。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文化展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新形势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存在矛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类报刊、图书、影视节目等,由于市场规模小、生产成本高,难以满足群众需要。为此,要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覆盖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更好地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针对目前少数民族文化市场缺乏应有的秩序和有效的监管,国家要对少数民族文化市场进行必要干预,建立少数民族工艺品运营市场机制,着力培育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民族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为民族地区各项文化事业的加快发展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创造经济基础。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流失严重,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习俗正在加速消亡,一些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古迹遭到损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冲击。为此,要大力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宣传少数民族文化,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使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发生急剧变化。面对主流文化的强势影响,要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少数民族创新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的播出和出版工作。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针对当前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发展繁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矛盾和问题,迎来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作者 贵州民族文化宫 马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