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西北“花儿”传承的根本

日期:2012/11/07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名闻遐迩的西北“花儿”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活着的诗经”,是数百年来西北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儿”,迎来千载难逢的抢救与保护机遇

  甘肃是西北“花儿”的发源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西北“花儿”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一直是各级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西北“花儿”在学科理论建设、研究成果的出版、研究机构的建立健全以及“花儿”传承人的保护培养、“花儿会”的保护传承、“花儿”的改编再创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甘肃省各地纷纷申请省级、国家级“花儿之乡”和“花儿”保护、传承基地及“花儿”歌手的命名和认定。这些命名对“花儿”的保护、传承、弘扬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花儿”成功申报国家级和世界级“非遗”项目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全面启动实施,甘肃省文化厅对“花儿”进行了国家、省、市(州)、县(区)四级名录保护工作,让“花儿”进入名录体系,分别由各级政府承担对它们的保护工作。

  但不容乐观的是,西北“花儿”陷入了日渐弱化的困境。在一些名为“花儿会”的地方难觅民间“花儿”歌手的踪影,真正来自民间的老歌手、唱把式寥寥无几。“花儿会”日渐式微。在一年一度的“花儿会”上,经贸洽谈的成分日益强化,演唱“花儿”的歌手越来越少。一些古老的“花儿”曲目,由于抢救不及时,已经或者正在消失……目前,西北地区民间颇有影响的“花儿”歌手大多已故或者年事已高,一些曾经热爱“花儿”的年轻人忙于外出打工。长此以往,“花儿”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必定衰落甚至消失。

  “花儿”不景气的存活状态引起了学者、专家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在2005年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过程中,甘肃省康乐县的莲花山花儿会、岷县的二郎山花儿会、青海省大通县的老爷山花儿会等一批“花儿会”得到了文化部的推荐。迄今,许多“花儿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特别是2009年,甘肃“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如此高规格的荣誉和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对西北“花儿”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抢救与保护机遇。

  传承,实现“花儿”文化的产业化

  西北“花儿”主要是靠传承人口头传承保存下来的。如果没有这些无名的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没有他们的精心浇灌,也就没有“花儿”的烂漫盛开与娇艳动人。因此,提到传承与保护西北“花儿”,千万不能忽视或者漠视传承人对于弘扬“花儿”文化所作出的贡献,特别是不能忘记那些生活在最底层、来自于民间大众的“花儿”传承人。

  传承与保护“花儿”文化,首先要着眼于保护与弘扬“花儿”文化的场所,即一年一度的民间“花儿会”。“花儿会”是民众自发组织的以演唱“花儿”为主的民间艺术盛会,从四面八方汇聚起来的各民族歌手、唱家以及“花儿”爱好者,不论相识与否,齐聚“花儿会”,齐声高唱“花儿”。

  对于西北“花儿”及其传承人的保护,要使人们认识这些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并重新找到它们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对其进行整理。通过专门的“花儿” 网站、建立科学规范的数字化保护与研究数据库、对原生态“花儿会”、“花儿”歌手的视频直播等。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建立西北“花儿”特色数据库,数据库应包括“传承人模块”、“研究者和研究成果模块”、“花儿新形式模块”等。

  保护和传承“花儿”,要进一步推动西北“花儿”的学术研究工作,定期召开研讨会,发挥专家、学者和民间文艺工作者的作用,同时还要使“花儿”走进大学校园,设立专门的培养基地和研究机构。在这方面,甘肃和政县的著名花儿老歌手马金山做出了表率,他自费开办了当地的“花儿”学校,从小学生开始抓起,培养有潜力的“花儿”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拍录看做主要的保护方式,但这只是“博物馆式”的保存。对于“花儿”,当下最重要的是对于那些依然健在的传承人的保护,要给他们一定的创作与生活补贴,使其能够专心从事“花儿”的传承工作。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花儿”文化的产业化。文化创新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出路。西北“花儿”的传承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努力探索一条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通过歌手大赛、巡回演出、“花儿”音乐素材再创作等,使“花儿”能够在民众中广泛流传,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 西北民族大学 冯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