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业务专题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再创民族工作新辉煌 > 他们是共产党员
林松淑:百姓的“好保姆” 社区的“好管家”
日期:2012/11/07 来源:《民族画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林松淑和社区艺术团老人们在一起
朝鲜族共产党员林松淑,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作为吉林省基层社区唯一一位党的十八大代表,她以“亲民、爱民、惠民”为宗旨,将党建工作与便民服务联系起来,任职11年来,饱蘸深情地记了满满11大本“民情日记”。
我们见到林松淑时,她正在社区服务大厅里为一位朝鲜族大娘办理儿子的户口迁移手续。林松淑面带微笑和大娘交谈着,谈话中不时掺杂着朝鲜语,诚恳而又亲切。群众对她的信任以及她的行事利落,是我们对林松淑的第一印象。
党的十八大代表、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党总支书记林松淑
忙完手头的事,林松淑将我们领到旁边的值班室,我们问怎么不去办公室,她微微一笑说道,“我就天天在大厅待着,我的工作就是面对老百姓,老百姓有事到社区来,工作人员解决不了的,他们还要找我汇报,我坐在办公室里什么都看不到,所以我干脆就在大厅,老百姓来了直接就能找到我。”
1963年,林松淑出生在延吉市,她的母亲是最早一批社区居委会主任。由于妈妈识字不多,林松淑从小学六年级起,就成了妈妈得力的小助手。“第一次帮妈妈写的是400户人家的户口底册,很快我就能全背下来了。”也因此,她对居委会的工作熟悉得不能再熟悉。2001年,延吉市将3个社区合并为园辉社区,想寻找一名党员担任社区书记,老居委会干部想到了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林松淑。几经周折,盛情难却之下,林松淑在园辉社区开始了社区书记的工作。
看望并照顾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工作之初,社区没有经济实体,经费很紧张。林松淑带领班子成员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创业中,围绕“便民、利民”的原则,先后创办了社区幼儿园、豆腐房、矿泉水站等8个便民服务网点。不仅解决了长期制约社区建设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还扶持了30余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居民们纷纷拍手称快。
近年来,伴随着出国务工的热潮,社区里一些出国务工人员想请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帮忙办理缴纳养老金等手续。林松淑得知情况后,自己花钱买了一个保险柜,将这些出国务工人员的托管手续妥善保管。如今,这个保险柜已经有了14个人的家当:存折、房本、金银首饰,房屋租赁合同……可谓五花八门。大笔的资金存入和支出,没有产生过一次差错。大家都说社区服务站就是出国务工人员的“娘家”。
为了方便居民,在社区当了11年书记的林松淑天天在大厅办公
在林松淑的字典里,似乎就没有“休息”这两个字,就算是节假日,她也要到社区里看看。11年来,居民的需要就是林松淑工作的动力。在她的带领下,园辉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家庭示范社区”、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100多项荣誉。她本人也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突出贡献奖”、“中国爱心典范人物”等30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