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平:他把军装穿出了尊严

日期:2012/11/07  来源:《民族画报》  字号:[ ]

杨小平在家乡与他的父母在一起

  新年伊始,在陆军航空兵学院召开的陆航部先进典型表彰大会上,我见到了有着19年军龄的三级军士长——陆航学院某飞行训练团导航台台长杨小平,他因坚持13年救助一对汉族姐弟的感人事迹,被总参陆航部评为“感动陆航、奉献陆航”模范人物并荣膺一等功。

杨小平被评为“奉献陆航、感动陆航”模范人物

  当18个冷漠的路人从受伤的小悦悦身边走过引起社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时,我听说了藏族士官杨小平坚持13年救助一对汉族姐弟的事。13年里他用将近8万元资助一对汉族姐弟,而他自己的父母家建于70年代只需要9万元就可以重新翻盖的老房子,却至今没有动工,他的三口之家的生活也因此而过得紧巴巴的,这都源于杨小平有一颗感恩的心。

  杨小平说,在他小时候每当家里就要没有粮食了,村里总会有好心人给他家送来吃的;每次新学期需要交学费的时候,都是村里的父老乡亲一毛、两毛地帮他凑齐的;当兵之后,因为他是藏族,部队领导和同事都会把学习深造的机会优先让给他。杨小平说他能从大山里走出来,19年扎根军营,这不是单靠自己的能力,而是有很多人帮助的结果,所以,他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建功军营。

杨小平一家与陈红合影留念

杨小平在牧民家中做客

  杨小平的家乡在甘孜州九龙县八窝龙乡烂泥巴村。1993年,杨小平的父亲送他参军时拉着他的手说:“你是一个木头,站着就是柱子,倒下就要当桥板。”这朴素的比喻话语让杨小平一直铭刻在心。1996年底,杨小平外出在火车上偶遇一位早年丧妻并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自己还身患绝症的农民工陈文兴,面对两个失学的可怜的姐弟,杨小平的内心不再平静,他开始拿出自己微薄的津贴资助他们,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了8年。不料,2004年,陈文兴的女儿陈红得了格林—巴利综合症,仅仅三天时间就瘫痪了,杨小平得知情况后,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他倾其所有,举债度日。最终使孩子得救并康复了,而杨小平却陷入困境,甚至有5年的时间他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直到前年他才还清全部欠款。

  被杨小平救助的陈红在电话里告诉我:“杨哥是一个爱家、爱身边人超过爱自己的一个人,我一辈子都会记住他,我要回报他和社会上关心我的人,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没有多大的能力,但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

  杨小平的感人事迹令人钦佩,他的心灵是一片净土,这片净土在今天乃至未来,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支军队,都显得弥足珍贵。他是军人的骄傲,他把军装穿出了尊严。他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延续了朱德与格达活佛的军民、汉藏一家亲的鱼水情深,也用他的坚定信念让我们感受到一个藏族青年的深情大爱与无私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