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司:我们致力于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日期:2012/11/07  来源:《中国民族》  字号:[ ]

——国家民委人事司负责人专访

  记者: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方面,您觉得有哪些亮点最为突出?

  人事司负责人: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下,国家民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凸显众多亮点。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国家民委加强对民族干部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努力探索少数民族干部成长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积极推进政策举措的制定实施。我们协调配合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包括国家公务员局等,就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原人事部〔2007〕75号文件中涉及少数民族公务员考录问题进行调研,并开展执法检查、督促贯彻落实,推动出台倾斜支持的优惠政策。组织人员赴新疆、西藏、四川、河南、宁夏、重庆等省区市和部分中央国家机关调研,撰写了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有关部委的肯定并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落实。

  二是认真组织培训锻炼,为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开启动力源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我们制定实施了《2008-2010年全国民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国家民委中长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1-2020年)》等重要文件,形成了以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为主渠道、直属6所民族院校为重要支撑的专门培训体系,党的十七大以来共培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干部人才2万多人次。其中,中央干部学院已实现年培训4000人次的规模;6所委属院校自筹资金,每年培训达2000多人次。我们协调配合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做好选派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工作,为切实加强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五年来共选派1845名干部参加挂职锻炼。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落实好中央支援西部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如援疆、援藏、援青等工作,还组织委机关干部到民族地区挂职锻炼。今年,我们还启动了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工作,对锻炼挂职干部实践能力、加强委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三是大力推动选拔任用,为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民委继续协调配合有关单位制定政策、出台举措,积极推动对少数民族干部选拔任用的倾斜支持。当前,全国少数民族干部人才总量进一步增加,已有约300万人。截至2011年底,全国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占全国党政干部的比例已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全国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中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班子比例都呈上升趋势。我们高度关心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发展,推动地方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工作中,适当放宽报考条件或划出相应的名额和岗位,定向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推动地方组织部门切实加强梯队建设,确定少数民族后备干部比例,制定培养方案。我们注重拓宽少数民族干部的来源渠道,在少数民族考生考录公务员方面,采取适当放宽条件、划定比例、单列职位等办法,确保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考生进入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同时,积极推动从少数民族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复转军人中选录、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

  四是积极加强沟通协调,为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构建强大合力。

  “人心齐,泰山移”。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离不开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国家民委紧紧围绕工作职责,和有关部门沟通联系、统筹协调,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了各方支持、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一方面,我们协调原人事部,出台少数民族公务员招考、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优惠政策;协调国家公务员局将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并推动有关单位单列职位招录少数民族。另一方面,继2006年之后,我们协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等部门于2010年再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民族工作专题研讨班,贾庆林、回良玉同志出席研讨班并作重要讲话。同时,联合中组部举办了全国边境县党政领导干部经济管理专题研究班、全国民族自治县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和人口较少民族干部培训班;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了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业务骨干高级研修班; 联合团中央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培训班,等等。这些班次已成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品班次,受到了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的欢迎和认可。我们还积极协调教育部等部门,通过定向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等,推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共培养14000人左右。协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选拔少数民族中高级专家人才到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所属科研院所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年的实践学习。协调有关中央单位,制定和完善了“西部之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计划”等重大人才培养政策与项目。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力量。国家民委将出台切合实际、富有实效的政策举措,推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记者:今年3月,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的联络员陆续出发前往任命地区。联络员机制是专门为武陵山片区特别设立的吗?国家民委此次派驻联络员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人事司负责人: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最大的跨省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土家、苗、侗等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片区总人口的一半,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8。同时,也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滞后、区域协调发展最不平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最为繁重的地区之一,是老、少、山、穷地区的一个缩影。2011年,国家首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国务院明确国家民委为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试点工作联系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充分发挥联系单位作用,国家民委先行先试,决定从2012年到2016年,由委机关、委属事业单位特别是委属高校,向武陵山片区派驻约380名联络员开展联系工作,并要求联络员们加强沟通协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当地多办实事好事,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当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探索工作实践新路子,为把武陵山片区建设成为叫得响、过得硬、有说服力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民委开展派驻联络员工作,是委党组根据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工作和扶贫攻坚决策部署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针对新时期民族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加强民委系统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陵山片区贫困程度很深,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仅靠一个部门或一个省市单方面的力量,难以拉动经济增长、缩小发展差距、最终消灭贫困。开展派驻联络员工作,有利于充实基层力量,扎实履行联系单位职责,加强有关中央部委与武陵山片区以及片区内各地间的沟通联系,加大协调配合、帮扶支持的力度,推动武陵山片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民族关系和谐稳定,民族团结氛围浓厚,民族工作基础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对全国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带动作用。开展派驻联络员工作,有利于加快推进武陵山片区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履行好民族工作部门维护团结稳定这个第一职责,切实加强新时期民族工作,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这次派驻的干部大多数来自委属6所高校,在工作中如何培养锻炼人、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将教学科研和服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值得研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开展派驻联络员工作,有利于广大委属高校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为他们通过开展帮扶工作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改进作风、磨练意志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和实践的机会,也有利于加强委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能力出众、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总之,促进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是当前民族工作的需要,是服务国家大局的需要,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意义重大。国家民委的派驻联络员工作,立足科学发展新起点,构建对口帮扶新机制,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新平台,对于促进武陵山片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记者 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