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繁荣进步 同步全面小康
——专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

日期:2014/10/10  来源:《中国民族》  字号:[ ]

    坚定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石

  记者:您好!新形势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请问四川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方面主要有哪些考虑?

  王东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在历朝历代都是事关兴衰成败的大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放眼当今世界,许多战乱和严重社会问题都与民族问题有关。我们党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始终从中国各民族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长期稳定,有力推动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完全符合中国实际,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作出希望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央专门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西藏工作座谈会,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这些,为我们坚持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做好新形势下的四川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凝聚起各族同胞守望相助、追梦圆梦的共识和力量。必须把党的民族政策坚定地落到实处,始终做到各民族政治上平等团结、经济上互助发展、文化上良性交融、习俗上相互尊重、交往中和谐相处。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给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更大的支持和帮助,带领各族群众实现脱贫梦、致富梦、小康梦。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民族地区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出台了《关于推进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推进凉山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意见》,加大内地市对口支援藏区的力度,完善省直部门对口定点扶贫彝区贫困县的机制,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过去,在党的领导下,四川藏区、彝区曾经“一步跨千年”;今天,在党的领导下,也一定能够“同步奔小康”,谱写新的历史篇章。这是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走具有民族地区特点的跨越发展路子

  记者:民族地区发展的任务重,难度也更大。请谈谈四川在这个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王东明:邓小平同志讲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当前,全国东西部的发展还不协调,主要是西部发展滞后;我国较大面积的贫困问题以及民族、宗教等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只有把发展尽快地搞上去,长治久安才有坚实的基础。

  民族地区发展阶段与内地毕竟不同,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也有其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民族地区不能照搬内地发展模式,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最需要发展什么,最需要采取什么思路,发展过程中最需要注意什么,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民族地区特点的跨越发展之路。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发展基础较差,必须集中力量攻坚,改善发展条件。从去年开始,我们在甘孜州、凉山州启动实施交通建设推进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展开“大会战”,到2015年将使全省民族地区国省干线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80%以上,99%的乡镇、98%的建制村通油路或公路。同时,规划实施溜索改桥、发展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电网改造等,有计划地加快解决群众出行、用电、饮水等难题。

  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潜力巨大。近年来,四川树立新的理念和思路,以旅游优先统筹民族地区发展,用生态筑牢藏区旅游之根,用文化铸就藏区旅游之魂,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突出野生、绿色、高原、生态特点,做好农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按照有序、适度、富民原则,积极探索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新举措。当然,发展本身不是目的,关键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直接体现到群众致富奔康上。尤其是在资源开发中,需要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使资源地政府和群众能够在资源开发中更多受益。

  扩大开放对于民族地区具有特殊重大意义。对民族地区来讲,开放不只是引进资金、项目的问题,而是促进交往交流直接有效的途径。我们有意识地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内地建立合作产业园区,扩大对口支援,实行干部双向交流,推动民族地区与内地合作发展,一大批适合民族地区的发展项目得到实施,同时为民族地区带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促进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步变革。

  民族地区发展必须坚持生态第一的标准。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四川民族地区大多属于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域,抓发展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些年,四川认真落实《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构建高原生态屏障。从去年开始,取消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等考核,目的就是要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子孙后代保护好蓝天净土、绿水青山。

  用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凝聚民心民力

  记者:您提到发展是为了让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那么四川在保障和改善民族地区民生上有些什么具体做法呢?

  王东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根本在于民心向背。要始终把为各族群众谋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凝聚民心民力。

  解决四川民族地区民生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现在,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还有农村贫困人口84万。近年来,我们把改善民生摆在扶贫开发的第一位,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在藏区实施“六项民生计划”,在彝区推进“十项扶贫工程”。我们强调扶贫规划要实、推进工作要实、扶贫成效要实,让民族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四个好”是群众的期盼,也是检验扶贫成效最直接、最基本的标准。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教育扶贫是根本性的扶贫。只有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才能让年轻一代不再重复上一辈人的老路。总的来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重中之重是抓基础教育。四川主要是大力发展中小学寄宿制教育,严格实行县长、教育局长、校长、村长、家长“五长”负责制,尽最大努力让适龄孩子都接受法定教育,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成长的起点。同时,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在藏区“9+3”免费教育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推行到彝区,组织更多彝区中职学生内地就读。对这些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今后关键是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解决一人读书,实现一人就业,就能带动一个家庭脱贫。

  最紧要的是要加快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从四川藏区特别是彝区的情况来看,改善住房条件具有综合推动作用,能够加快改变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整体改善民族地区面貌。从去年开始,我们启动实施“藏区新居”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对5.26万户20万住房困难群众进行住房改造;在彝区规划建设“彝家新寨”,力争到2015年集中解决12万户60万彝族群众居住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不是平均用力、“撒胡椒面”,而是坚持差别化扶持政策,实行精准扶贫,先“雪中送炭”后“锦上添花”,优先解决条件最差的村、最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现在,到2020年只有6年时间,尽管中央和省里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民族地区要同步全面小康,难度确实不小。除了我们自身努力之外,这还需要国家采取更为特殊的政策措施,专门作出顶层安排,倒排时间进度,全力支持民族地区打一场全面小康决战决胜的总体战。

  保护民族文化就是守住共同的精神家园

  记者: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请您谈谈四川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有关情况。

  王东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民族文化是汇成浩瀚中华文化海洋的涓涓细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四川藏羌彝等民族风情别具一格,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审美习惯,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保护优秀民族文化,就是守住民族的根,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这些年,四川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比如,建立国家级、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安排专门资金和项目扶持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生产,开通康巴卫视,构建完善的民文出版体系,推进“双语”教学,“9+3”免费教育开设唐卡、羌绣艺术专业,支持发展藏医药,每年举办彝族火把节,依法保护藏区僧俗群众宗教信仰,等等。

  当然,保护民族文化不是简单地复古,更不是抱残守缺。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发展中积淀、升华和传承的,否则就会被淘汰。

  对民族文化最好的保护,是在发展中保护。必须树立时代的理念、开放的理念,把文化融入到旅游开发、民居建设、群众生活等各个方面,主动开展对外交流,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四川在两次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中,都把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并制定实施了藏羌彝文化产业发展走廊建设规划。目前,这一地区成为了西部地区最活跃的文化旅游经济区。今年3月,这个规划上升为国家规划,成为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涵盖7省11市760万少数民族人口。相信随着规划的实施,必将更好地保护文化生态、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逐步把民族地区事务纳入法治化轨道

  记者:据我们了解,四川正在大力推进依法治省。请您介绍一下全省民族地区依法治理、促进和谐的情况。

  王东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一条必由之路。省委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大力推进依法治省,就是要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四川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相对滞后,群众法治意识比较淡薄,有的地区还面临一些特殊矛盾。推进依法治理关键是全民守法。要强化法治意识,逐步形成依法办事的规矩。四川广泛开展法制宣讲活动,推进法律进校园、进牧区、进寺庙等,对一些典型案件进行公开审理、以案说法,引导群众知法守法。同时从具体事务抓起,依法解决经济纠纷、化解矛盾等问题。

  推进依法治理,根本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法外之域、法外之人。首先是领导和机关要带头,党委依法决策、政府依法行政、政法部门公正司法,这样带动全社会依法办事,逐步把各项事务纳入法治化轨道。这里面,很直接的一条就是要依法打击犯罪,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法治权威,维护社会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在藏区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斗争,在彝区严厉打击毒品犯罪,让法治成为不能触碰的红线、不能逾越的底线,筑牢民族地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法治根基。

  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记者:干部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四川省委在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王东明:毛泽东同志讲,“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生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重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的干部工作的一贯方针,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党章》对此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民族干部出生成长在本地,在工作上有着天然优势。民族地区要实现同步全面小康、长治久安,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省委坚持把少数民族干部纳入领导班子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特点和成长规律,建立培养、储备、选拔工作机制,把一大批立场坚定、政治合格、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民族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

  政治过硬是最重要的标准。这也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根本标准。四川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情况复杂,不仅改革发展、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而且面临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特殊考验,选拔使用干部对政治标准的要求就更高。从实践来看,广大民族干部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住了考验,特别是藏族干部在同达赖集团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表现出了坚强的战斗力。

  提升能力素质是最紧迫的任务。大规模开展培训,是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省委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民族干部培训规划,用3年时间对各级民族干部进行一次以上的培训。特别是注重实践锻炼,有计划地安排优秀民族干部到中央部委、发达地区和省级部门挂职锻炼,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让干部在与当地群众“结对认亲”中增进感情、解决问题、增强本领。

  加强乡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着力重点。干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是民族地区基层工作最突出、带普遍性的问题。这两年,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四川制定出台了关心关爱民族地区干部的特殊政策,加强藏区乡村干部、县乡政法、寺庙管理、中小学教师和县乡医疗“五支队伍”建设,实施“千名干部援助民族地区行动”,从“9+3”优秀学生、退役士兵中间定向招录乡镇机关公务员、事业人员,一支“不走的”基层干部队伍正在为民族地区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川民族地区山高路长,实现同步全面小康任重道远。我们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唱响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坚定执着、拼搏实干,就一定能够开创四川民族地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福四川各族同胞!

  王东明:也感谢《中国民族》杂志对四川民族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来自《中国民族》特刊 守望相助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