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趋势 辩证认识交往交流交融

日期:2015/02/06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正如歌中所唱,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长年在外的人,往往对祖国、对家乡有着更为强烈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仅指爱国情怀,也包括民族意识。

  个人这样,整体亦是如此。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大规模、深层次、持续性的接触正在成为一种常态,以致整个世界正日益变成命运共同体。快捷便利的交通所带来的人员流动,让庞大的世界挤成小小的地球村。与之相应的,是整个人类的同一性在空前增多。英语在全世界更加通用,西装正成为许多场合的“正装”。

  而同时,距离的拉近、接触的频繁所带来的另一面也在增加。虽然都说英语,但正是交流让彼此感到之间的差异;尽管同样穿着西装,但感受到的却是内心流淌的不同血脉。不仅如此,由接触增多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据此,一些人抛出“文明冲突”论,而抗拒全球化的各种极端势力也到处兴风作浪。前不久,当西方政要带领数百万人在巴黎街头捍卫《查理周刊》的所谓自由时,他们也许并未意识到,恰恰是这样的行为,把“文明冲突”论实体化了。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常态”。其实,这就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原理在民族关系和民族意识中的典型表现。人们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和认知他者的过程。纵观历史上“民族意识”的演进过程,最早的人类往往将自己等同于“人”,看不到人外有人。而随着人类活动舞台变大、与外界接触增多,能够逐渐承认其共有的“人”的属性时,人类又开始对彼此进行切割,划分不同的族类,于是便产生了今天所说的民族和民族意识。历史发展到今天,当我们看到民族之间相互交往、交流和交融过程的同时,也看到了其中的另一面,即相互间相识、相通和相认的过程。

  交往是各个民族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第一步。不同民族群体、个体之间,通过接触和交往来了解外部世界。然而,交往也是相识的过程。彼此打开沟通大门的同时,也获得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在见识外部世界的同时,发现自己与外界的不同,了解彼此的差异。因此,交往也是相识彼此的过程。

  交流是互动的深化和提升,可以理解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由于各个民族在所处环境、人口规模和发展程度上的差异,这种交流往往伴随着或多或少的非对称、不平衡性,导致交流在加深、提升民族互动的同时也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互动、相动现象。做好了是皆大欢喜的共赢,反之则是两败俱伤的零和,以致影响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

  交融是交往交流的理想结果,是在交往交流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关系相对和谐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想”结果的自然实现,也不是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简单的合二为一。经过相识、相动的过程,交融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相认的过程和状态,即认识和确认彼此的差异,并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共处共生。

  这些“新常态”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这个世界。交往交流交融并不是简单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充满辩证逻辑的双向互动。因此,在关注交往交流交融的同时,也应关注民族之间相识、相动和相认的过程,以对立统一的科学方法把握好、处理好新常态下日益丰富的民族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