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

日期:2015/01/27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导。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关键,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政党政治是现代民族国家政治运行的铁律

  政治学有一种著名的理论认为,各民族国家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各国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性。有一类国家政通人和,具有合法性、组织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另一类国家在政治上则缺乏这些特质。这两类国家之间的差异,比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之间的差异更大。实际上,国家构建乃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命题之一,因为软弱无能的国家或失败的国家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严重问题的根源。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就更是如此。在这些国家,国家不是太强了而是太弱了。因此,只有加强国家构建,使政府承担其基本功能,国家才有希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而言,公民自由十分重要,但公共秩序更为重要,而且是基本前提。只有在保障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公民自由才能得到真正实现;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在那些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发展中国家里,恰恰是缺少了权威,国家不得不听任离心离德的知识分子、刚愎自用的军官和闹事学生的摆布,致使社会动乱、经济停滞、民生凋敝。而要构建有效的民族国家,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必须遵循现代政党政治的客观规律。

  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党政治是现代民族国家政治运行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政党的领导虽然形式各不相同,有的在幕后,有的在台前,但在现代民族国家中基本上都发挥着程度不同的领导作用。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大多是幕后的、比较隐蔽的,虽然有政党的轮流执政,但政党的幕后领导基本是不变的。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是靠把政权经常保存在同样一些手中而使自己永存下去的,而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它轮流使政权从一只手中放下,又立刻被另一只手抓住。”  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显示,政党是现代世界所独有,从16世纪发韧,18世纪逐步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成形,现在普遍存在于现代民族世界,是现代民族国家政治所特有的基本制度。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构建现代民族国家、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必须依靠有效的政党领导。世界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在传统政治制度软弱或根本不存在的地方,稳定的先决条件是至少得有一个高度制度化的政党。有了这样一个政党的国家,比没有这样一个政党的国家显然要稳定得多。没有政党或者有许多弱小政党的国家是最不稳定的。政党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社会组织,更是合法性、秩序、权威和自由的源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党缔造着国家”。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斗争取得的,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一项根本原则。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我们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加强和完善。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根本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八个坚持“中,坚持党的领导不但是第一位的,而且是统揽一切的。因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和根本保证所在,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最本质特征和制度法宝。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民族平等作为根本原则之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障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反对任何民族压迫和歧视,确立和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们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本质要求;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和发扬这个最根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法宝。

  当前,我们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但是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民族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和问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特别是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战略,妄图利用民族问题打开突破口;“东突”、“藏独”等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渗透破坏活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对做好民族工作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孤立分裂势力、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筑牢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民族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要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完善工作部署,认真抓好落实。

  我们党历来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要靠各级干部抓好落实。做好民族工作,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好干部队伍。

  要坚持用好干部的标准要求各族各级干部,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队伍。做好民族地区的工作,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把反分裂的政治态度和实际表现作为考察干部的首要标准,注重在反分裂一线考察干部。各民族干部,无论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都要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以造福人民为念,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支持,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要讲大局、讲团结、讲责任,坚持“五湖四海”和“三个离不开”思想,不论来自哪个民族的干部,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十分珍惜团结,自觉维护团结,决不能搞以民族划线的团团伙伙,决不能“拉山头”。要把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标准,把政治上强、实绩突出的各族干部选拔使用起来,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打造风清气正的干部从政环境。要关心民族地区的各族干部,帮助各族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解决实际困难,提高艰苦边远地区的津贴标准,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要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使用。做好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干部是重要桥梁和纽带。要有计划地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使用。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使用,将他们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当主官、挑大梁,还可以交流到内地、中央和国家机关任职。既要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使用,又要加强专业技术管理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使用,以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要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是影响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越是困难的地方,干部作风越重要。在民族地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要从解决作风上的突出问题入手,实事求是分析原因,扎扎实实进行整改。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在民族地区往往还会成为影响民族团结、触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来对待和处理。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特别是要对涉及土地、矿产资源开发、违规向有关企业输送利益等违法违纪问题进行整治。要加强对惠民资金、扶贫资金等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贪污挪用的,不管涉及到谁,不管是哪个民族,都要坚决查处。

  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做好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工作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提高基层党组织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能力。要形成有利于加强基层工作的机制,各类资源配置要向基层和基础工作领域倾斜,以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