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德吉:门巴族守梦人

日期:2014/09/24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

  西藏墨脱县,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而邦辛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36岁的格桑德吉,在邦辛乡小学当了14年教师。

  从小守着雅鲁藏布江,仰望喜马拉雅山,门巴族的格桑德吉对故乡有扯不断的眷恋。正是这种眷恋,让她14年前毅然重返故乡。

  16岁那年,自小刻苦学习的格桑德吉考入内地西藏班;1998年,她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师范学院(现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汉语言专业。命运似乎已经转折,但格桑德吉却来了个大回环。

  2001年6月,大学毕业,匆忙与老师和同学告别,格桑德吉踏上了回乡路:“我的梦想在墨脱,我必须回到家乡!”

  劝学路

  来到邦辛乡小学,当上班主任,格桑德吉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怎样把孩子们拉回课堂。

  初为人师,看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格桑德吉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儿:“我要把我所学全部授予他们,我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她却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孩子辍学的困境。

  原因并不复杂,一是路不好,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没有完整的路,家长担心孩子安全;二是观念落后,不少家长认为,读书无用、没前途,还不如打工挣钱或留在家里种地务农。

  格桑德吉踏上了家访劝学路。在崎岖而危险的山间小道穿行,成了家常便饭。给家长做工作,格桑德吉往往拿自己做例子——尽管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母却没有让她像其他的同龄女孩一样在家务农,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让格桑德吉梦想成真。

  14年间,当地门巴族孩子的入学率达95%,其间凝结着格桑德吉的心血和辛劳。

  引路人

  站上讲台,格桑德吉大学所学派上了用场。

  在师院上学时,因为心里早有打算回乡教学,格桑德吉格外珍惜学习机会,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同时,她还选修了少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努力钻研这些课程在边远山区的实际应用。

  更多的还是在实践中学习,格桑德吉发扬钻研精神,探索适合边远山区孩子的教育方法。为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格桑德吉建立了一套学生档案,认真记录了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还与学生家长建立了联系网,定期家访。

  格桑德吉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除了正常的教学外,格桑德吉还经常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把学习较差的同学带到家中为其补课,补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罗布措姆,是加热萨乡加热萨村的一名女孩,后来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小时候她却是名副其实的差生,成绩排在全班最后。格桑德吉发现了她的优点——学习非常用功刻苦,在平时的教学中,格桑德吉经常鼓励她、表扬她,不断激发她的自信心。罗布措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内地西藏班,并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好“妈妈”

  爱是教育的基础。格桑德吉对孩子们是真爱。在邦辛乡宗荣村教学点执教时,格桑德吉正好怀孕了,丈夫经常驻村,无法照顾她,她常常一个人背着粮食和学习用品来往于家和教学点之间,从没有耽误孩子们一节课,直到怀孕9个月以后才回到乡里。

  学校现有100多个学生,3/4都住校。大部分学生生活独立性差,不会照顾自己,日常生活自理就成了大问题。格桑德吉还扮演起孩子们“好妈妈”的角色,她教给学生一些生活方面的小常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一些实在太小的孩子,格桑德吉就直接上手了,帮他们洗洗衣服、洗洗被子,让孩子们感觉到家的温暖。有的孩子家里穷,没钱买课外学习资料, 格桑德吉常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抠出钱来,帮孩子们买想看的书。

  邦辛乡没有通往各个村庄的公路,只有一条一米多宽的马行道,下面便是100多米深的深谷和湍急的雅鲁藏布江。已是副校长的格桑德吉仍保持着以往的习惯,一到放假,她就和男老师们一起,过冰河、溜铁索、走峭壁,亲自护送孩子们回家。14年,60余次护送,格桑德吉用爱与担当,陪伴孩子们成长。

  与艰苦比,还是欣慰多一点。格桑德吉最高兴的,莫过于在外就读的孩子回乡后的拜访,可以一起回忆往事,还可以从他们眼里看看世界的样子。一个曾经很调皮、后来很上进,考上林芝一高的孩子说的话,让她感动不已:“感谢您,老师,没有您当时的严格要求,我现在上不了高中,学不了知识,只能在家种地放牛……”

  14年的坚持,格桑德吉共送出200多名孩子走出大山继续学习,其中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和中专。感恩的乡亲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守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