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承办第三届全国民运会

日期:2015/09/22  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号:[ ]

  29年前,在能够容纳3万人的乌市南门体育馆里,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是新疆首次承办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团都参加了比赛,新疆代表团的132名运动员参加了5个项目的比赛和9个项目的表演,取得了12金12银6铜的好成绩。

  1986年,新疆代表团走进第三届全国民运会开幕式会场。(翻拍)亚心网记者 陈峰 摄

  这届民族运动会正式确定了民运会设项分竞赛和表演两大类,共设7个竞赛项目和115个表演项目。

  首次启用会徽、会旗、会标

  1986年8月10日-17日,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在乌市举行,全国29个省区市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工作人员共1097人参加了比赛和表演,另外各省区市组成的观摩团,以及特邀代表、中外记者、港澳同胞和外国友人等2000余人,总规模大大超过了上届。

  本届运动会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运动会会徽由“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3个词组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Q”、“S”、“Y”组成。国案中的“Q”、“S”绘成三个相互扣结的环状,象征各民族体育健儿紧密团结;“Y”绘成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象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鹰翅由4条线组成,象征跑道。整个会徽为深黄色。会旗呈蓝色,规格为三比二,中间是会徽,会徽上方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字样;会徽下方的“3”字代表第三届。

  运动员中没有专业运动员,都是群众。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向大会赠送了一尊铜质和平鸽塑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赠送价值人民币10万元的纪念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向国际奥委会赠送铜镜一面。

  马术、叼羊、摔跤被列为比赛项目

  新疆代表团由包括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回、塔吉克、乌孜别克、锡伯、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2个民族的132人组成。比赛项目有秋千、摔跤、叼羊、射箭7项,其中马术、叼羊、摔跤作为新疆传统运动第一次被列为民族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新疆代表队的表演项目比上届增加了47项,有达瓦孜、帕卜孜、赛走马、赛骆驼、姑娘追、马上拾银、麦西来甫、击木、武术9个项目,其中,达瓦孜和麦西来甫通过此次运动会被全国各地所认识。

  本届民运会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比赛规则,使参赛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好发挥,各代表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新疆代表团获11枚金牌、1尊金杯、12枚银牌、6枚铜牌、2个第四名、2个第五名、4个第六名。有6人9次打破6项全国民运会纪录,新疆代表团名列奖牌榜第一。

  自1953年天津举办第一届全国民运会以来,至今共举办了9届,由第一届的13个少数民族发展到55个少数民族,参加人数也由400人发展到10000余人。

  在2011年贵州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民运会上,新疆派出了278人的代表团参加民族运动会的9个竞赛项目和7个表演项目,参赛阵容为历届之最。

  □大事记

  ●198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1993年新疆马术队在第七届全运会上包揽马术项目4枚金牌。

  □亲历者回忆

  开幕式让全国观众叫好

  姓名:阿不力孜·巴克

  年龄:76岁

  职务:曾任自治区体委副主任

  当时的南门体育馆馆内可以容纳3万人,在全国来说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想起当时的开幕式,至今还让我难忘。

  由乌市12所中学的4000名学生,用画本和车轮花组成“热烈祝贺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召开”的汉语和维吾尔语字样,以及会徽图、天山盛会图、中华腾飞图、锦杯图、赛马图、天山风光图、各民族携手前进图等13幅巨型彩色画面,组成了主席台的背景台。

  欢庆开始后,1200名各族青年身着彩色服装,表演各种团体操和图案。最激动人心的表演数压轴的达瓦孜和麦西来甫两个表演,当时达瓦孜表演在全国都很少见,表演者是达瓦孜的第六代传人阿迪力。

  还记得观众看到没有安全措施保护的达瓦孜表演时,几乎都张大嘴巴,双手合十,生怕表演者在盛会上出意外。但是阿迪力和他的队友没有让大家失望,长达40分钟的表演结束时,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震耳欲聋。更多的人也因此了解了达瓦孜。

  另外,2000多名青年组成的舞蹈队,在新疆舞曲的伴奏下,跳起了麦西来甫,带动了观众,主席台上的领导也站起来跟着节奏拍手。

  因为马术比赛需要场地,当时乌鲁木齐并没有专业的赛马场。运动会举办前两年,我跟体委的同事去现在的赛马场去找地方。当时这一片叫八户梁,大湾南路北侧属于八户梁村五队,南侧属于八户梁村二队。为了那届民运会,政府花两年时间建造比赛主场地,场地有看台也有赛道。

  作为当时的体委副主任,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带运动员训练。为了运动会,我们提前3年开始准备,虽然参加比赛的都是来自各地州的非专业运动员,但大家都带着使命感和信心,之所以当时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跟他们的辛苦训练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