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促民族团结交流 京琼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友”

一场联谊活动后,18岁的海南姑娘李颖颖接受了众多新闻媒体采访,大家没想到,有些胆怯的她站在陌生的镜头前出口就是金句:“让民族文化真正交流起来”。

11月21日,三亚大茅远洋生态村绿草坪上,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北京、海南两地代表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友”,大伙在分享和沟通中增进友谊、增强认同。

作为东道主,海南代表团率先拿出的迎客“绝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群众喜爱的文艺项目——“竹竿舞”。而北京代表团也精心准备了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抖空竹、狮舞。

“感受到大家的热情,太开心了!”在这是别开生面的活动中,最精彩的当数两地运动员分别尝试起各自的“绝活”。

8岁学习抖空竹、在专业赛场上拿过五个金奖的李丽平是北京市中国杂技团的“俏花旦”之一,她可以在连翻几个跟头后,用线绳精准接住抖上十数米高空的空竹。尽管矫健如此,但她在跳起竹竿舞时还是会踉踉跄跄。

“哇,我们不太敢尝试!”面对技术难度似乎更大的抖空竹,跳竹竿舞时还神采奕奕的海南姑娘们有些怯场。而第一个敢于上前尝试的便是李颖颖,“让民族交流真正交流起来,大家不敢上那我就先上”,她的金句便出自这段小插曲。

在随后的欢声笑语里,每个人都踊跃加入京琼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活”的体验互动。一次次牵手共舞,一回回亲身教学,彼此的技能和感情都渐渐“一回生,二回熟”。

“小小的特色项目,大大的交流互动。这次运动会期间,我们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国各族兄弟姐妹感受到民族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南代表团相关负责人黄冬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