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云冈石窟、华严寺

日期:2023/10/23  来源:   字号:[ ]

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古称为武州山大石窟寺、灵岩寺、石佛寺,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600年之久。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即位以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北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北魏正光年间(520--525)。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又以其丰富的造像、鲜明的时代特征、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夺得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的桂冠。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云冈石窟的造像被称为“云冈模式”,其造像风格不但自成体系,且对中原周边地区石窟的开凿也深有影响。196134日,云冈石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云冈石窟景区主要分为石窟群与景观区两部分。石窟群包括第一窟(石鼓洞)、第二窟(寒泉洞)、古道车辙、第三窟(灵岩寺洞)、第四窟、第五窟(大佛洞)、第六窟(释迦佛洞)、第七窟(西来第一佛洞)、 第八窟(佛籁洞)、第九窟(阿閦佛洞)、第十窟(毗卢佛洞)、第十一窟(接引佛洞)、第十二窟(离垢地菩萨洞)、第十三窟(文殊菩萨洞)、第十四窟、第十五窟(万佛洞)、第十六窟(立佛洞)、第十七窟(弥勒三尊洞)、第十八窟(立三佛洞)、第十九窟(宝生佛洞)、第二十窟(白佛爷洞)、西部窟群。景观区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昙曜广场、礼佛大道、礼佛浮雕墙、灵岩寺、摩崖石刻、石兵美术馆、石佛古寺、周总理纪念室、清代戏台、北魏河坝、云冈上堡、云冈皮影、木偶馆、云冈陈列馆、演艺中心、石破天惊照壁、接引佛殿、云冈阙门、云冈写经院等。

从云冈石窟,我们看到了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阶段,北魏云冈石窟的艺术特点远袭希腊之宏伟、印度之华丽,佛教之平等,鲜卑之大度,下启盛唐之丰腴,完成了中国雕塑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华严寺简介

大同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古城内西南隅,清远街南侧。是一座坐西向东、殿宇巍峨、气势恢宏的辽代皇家佛教寺院,距今已有980余年的历史,依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寺内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6万平方米。寺内的建筑、塑像、壁藏、壁画、平棊,藻井等,以历史之悠久、规模之浩大、技艺之高超,享誉天下。大雄宝殿居国内古代寺庙殿宇单体体量之首,薄伽教藏殿是寺内最早的建筑,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殿内雕塑、木构,均为辽代原创,被誉为辽金艺术博物馆。殿内的“天宫楼阁”独具匠心,气势恢弘,梁思成先生赞誉其为“海内之孤品”。1973年周总理翻阅了藏经柜内的所藏经书后赞叹不已,给予了华严寺高度的评价。早在19613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严寺赫然在列;198349日华严寺被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确定为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2014年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华严寺是由辽代皇室投资,在旧寺院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并在辽清宁八年(1062年)扩建并命名为华严寺。关于辽代之前的旧寺院,经多方考证,具体的创建时间虽不能确定,但应当比辽代更早。华严寺的建造有多方因素,其一是辽金时期,纷争不断,为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为宗教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其二辽代统治者笃信佛教,且当时最发达的佛学是“华严”,华严寺的扩建命名自然水到渠成;其三是契丹人不断汉化,效仿汉人崇尚孝道,敕建宗庙以祭祀祖宗。

华严寺建成后又屡遭战火,虽历代都曾重修,但风光难现。2008年,大同市启动名城复兴工程,依据寺内“金碑”记载,对华严寺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恢复了辽金时期大华严寺的鼎盛格局,如今已是大同古城内的一颗散发着古韵的灼灼明珠。

大同华严寺作为辽金时期重要的佛教建筑,具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可谓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典范。作为辽代的皇家寺庙,华严寺的建筑极具契丹民族特色,是少有的保有契丹一族原有习惯东向而建的木构佛寺建筑。华严寺的主要建筑都是坐西朝东,却也存在着很多建筑依然保留着传统汉族建筑的布局习惯,如海会殿依然坐北朝南,这是由于当时契丹族与汉族传统风格得到了融合,华严寺建造时多用居于幽、蓟、并等地的汉人熟练工匠。不仅如此,一些建筑细节甚至能看出其他民族的特色,整体建筑在艺术处理上古朴、大气,细节方面不失灵活与细腻。建筑艺术以适用为主,在庙宇装饰上,艺术则趋向于精雕细琢、显得华丽富贵,矛盾中充斥着和谐,这正是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后产生的奇妙反应。

大同华严寺的塑像也是独具匠心的珍品,华严寺中的造像注重面部神态,表情丰富生动,衣饰变化丰富而又内敛,华丽却不张扬,人物更具动感,体态各异。造像中最精彩绝伦的是菩萨,被郑振铎先生惊叹为“东方维纳斯”的薄伽教藏殿合掌露齿菩萨,身姿婀娜,皓齿浅露、合手微笑,体态丰盈,优美婀娜,披天衣,着长裙,潇洒自然。她打破了千年来女子“笑不露齿、衣不露体”的成规,使观者无不对契丹民族豪迈不羁的艺术创造力而感叹,又好奇这与西方从古希腊就延续下来的以直白、明晰、奔放的姿态,半裸或全裸的形式,这种给视觉带来冲击力的展现手法是不谋而合,还是文化的碰撞。

华严寺的壁画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华严寺大雄宝殿四壁满绘壁画,其内容全部是佛教题材。包括:佛本行经变、佛说法图、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药师如来、十八罗汉、禅宗传嗣等。后来华严寺在兵火中焚毁,后代在旧址重建补绘了焚毁的壁画。壁画重绘时沿袭原壁画的内容和布局,重彩加以描绘。1997年,在华严寺大雄宝殿的东侧墙壁藏经柜下,偶然发现了两处底层壁画,虽色彩剥蚀,画面已不甚清晰,但仔细观察,壁画生动,有金代遗风之神韵。其余区域画风明显不同,是清代的风格。可见,华严寺的壁画历经不同民族、文化的洗礼,延续着不同文化的基因。

在漫长的民族融合发展长河中,少数民族接续在大同地区建立政权,拓跋鲜卑之北魏、契丹之辽、女真之金等等,大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华严寺在这种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下,民族文化融合的色彩大大加强。建筑、塑像、壁画都反映出了反映出各民族间的密切联系,正是他们的不断交融、创新,诞生出了华严寺这朵佛国世界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