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杂志】触摸文物古籍脉动,感悟中华民族大同

日期:2023/09/29  来源:   字号:[ ]

916日上午,北京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迎来一批特殊的参观者。中央民族大学利用2023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由蒙曼、严庆等知名学者带领,为2.3万余名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开学第一课”。


8
2日,参观者观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81日起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向公众开放。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国家民委委属高校,部分参与了本次展览,将新生“开学第一课”设在这里,目的是通过参观展览,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据介绍,这是国家民委首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举办展览。展览由“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单元组成,分别在民族文化宫一层左右中三个大厅展出,1500余件展品琳琅满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那么,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如何孕育、发展、历久弥坚?各民族何以团结融合,多元如何聚为一体?如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国家民委从馆藏的15万余件文物和51万余册古籍中,遴选出体现“四个共同”——“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的文物古籍,包括一批珍贵文物古籍和独有文物古籍,精心筹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从“大一统”到“大交融”再到“大团结”,每一件文物古籍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都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次展览的主题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这次展览,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钟廷雄表示,“‘大一统’单元从思想理念、制度实践、价值追求三个维度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大交融’单元从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三个方面展现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壮大的脉络和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大团结’单元展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天下正统,中国之法

走进“大一统”展厅,极富特色的展陈设计令记者眼前一亮。头顶是古星空图,脚下的中华文明之河纵贯展厅,从厅门口连接到最远处由几千个花瓣组成的硕大古籍墙,犹如一幅打开的卷轴。花瓣中藏有部分珍贵古籍复制本供观众阅览。从古籍墙流出的文字汇向中华典藏“集思柱”,流光溢彩。

紧靠着“集思柱”不远处,“大一统”单元重要位置的玻璃柜中,展出了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北京刻本藏文版《大藏经·甘珠尔》,该古籍为民族文化宫馆藏重要古籍,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这段文字出自《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据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员徐畅冬介绍,这是目前可以考证的“大一统”这个词最早出现的记载。

“大一统”单元重点展示了包括《汉书》《隋书》《宋史》《明实录》《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系列古籍,这些古籍均蕴含着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信息。其中,《大明一统志》和《大清一统志》格外引人注目,书中古拙质朴的地图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态清晰呈现。

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郡县制王朝,为“大一统”打下政治基础。汉承秦制,从思想和实践上将“大一统”进一步丰富发展。隋唐通过建立羁縻府州加强疆域治理。自汉以降,“大一统”作为思想理念、制度实践和价值追求,始终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出的喀喇汗王朝桃花石可汗铜币

“大一统”单元展出了两枚公元9世纪建立的喀喇汗王朝的铜币,背面铭文中有“桃花石可汗”字样。“桃花石”是古代中亚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宋、辽、西夏、金皆被称为“桃花石”。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政权纷纷仿汉制进行改革,争夺“天下正统”,共行“中国之法”。“方寸货币”展区的一组宋、辽、西夏、金的钱币,体现的就是辽、西夏、金对中华传统货币形制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当时,诸政权虽各铸钱币,但宋钱在诸政权间广泛流通,极大促进了各地区经济融合发展。

元明清时期进一步巩固拓展疆域和强化有效治理,安辑北疆、治理西藏、安定西北、稳定西南、收复台湾……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深度融合,成为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安辑北疆”专题展区展出的多件文物,生动展示了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融合发展。在北方,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蒙古等先后崛起,在兴替中大多数部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为中华疆域拓展与文化传承均作出重要贡献。

“授印有制”展区展出的一组历代王朝授给地方的官印,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物证。其中一枚镌刻有汉、满、傣三种文字的清代官印,是改土归流之后清道光帝颁赐给车里宣慰使的官印,体现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以及边疆地区对清中央政府和国家的拥护。

IMG_25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出的唐朝文成公主带到西藏去的琴

在西藏,从汉藏语系到汉藏同源,汉藏先民有着密切的血缘、语言和文化联系。唐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汉藏和亲进一步促进了汉藏交流。至元朝,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治理西藏”展区展出了清代达赖、班禅敬献给中央政府的礼品,如金本巴瓶、双头五股镀金银金刚杵等。

“稳定西南”展区的一组文物,则展现了西南各民族先民在先秦时期就与华夏文化有着密切交流。《史记》中有战国时期楚人庄蹻入滇称王的记载。到秦汉时中央王朝已开始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

中原王朝经略周边的同时也是各民族对“大一统”文化主动接受、创新、弘扬的过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匈奴、鲜卑、羯、氐、羌即“五胡”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冲击着中原王朝,但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纷纷仿效中原政制,学习中原文化,最终自觉地将本民族纳入到中华统绪之中。而蒙古族建立的元、满族建立的清,直接奠定今日中国疆域之基础。现场展出的元代《圣朝混一方舆胜览》清代刻本,是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总志,描绘了元朝时中国的广阔疆域。

中国历史中既有着漫长的统一时期,也有着时间不等的分裂时期,但无论哪一个民族称尊建鼎,在政治上都追求“大一统”。而每一次分裂后的重新统一,中华民族都能在更广泛的基础上进行更深的融合。

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藩王能汉语

位于“大交融”单元中心区域的,是“‘铜’声共振,鼓舞中华”特色展区。这里展出了一组铜鼓,器型巨大,纹饰精美,排列成墙,分别来自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年代涵盖从汉代至清代。这多件铜鼓,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同时也是中原与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

位于铜鼓内里位置的,是“四大民族走廊”,参观者头顶上方是古丝绸之路地图。走廊尽头有一个特别设计的“铜鼓同心圆”装置。一组铜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一圈鼓面上都镌有十二生肖等图案,触碰铜鼓,同心圆便会变幻出绚丽色彩,同时播放各族人民耳熟能详的歌曲。“它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华民族同心圆梦的时代主旋律,象征着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永远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展览的设计者之一、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范一峰如此解释。

“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诚如此言,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在文化上互相融通而增进认同,经济上互惠共通而彼此依存,情感上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从多元聚为一体,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发展壮大,也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大交融”单元对此进行了充分展现。

中华民族多语种、多文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之间相互影响,程度也逐渐加深。先秦时期“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到唐朝时已出现“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藩王能汉语”之景象。各民族语言文字互学互通,促进了彼此情感交融,推动了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语文互鉴”展区的一个展板,展出了分别用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和古壮文书写的“中华国家”四个字,可以看出这些文字受到汉字影响,有的是仿造汉字而生。还有些民族的文字是互鉴造字,这在展出的一些藏文、蒙古文、满文的古籍文本中有清晰体现,如满文借鉴了蒙古文,八思巴文是以藏文字母为基础创造的。

“洛阳家家学胡乐”展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瞧,二胡、琵琶、箜篌、唢呐等正是跟随胡乐从西域传到中原,如今成为中华民乐的代表性乐器。展品中一架麒麟状铁制箜篌文物,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展出的服饰、鞋帽等文物,讲述了各民族在服饰方面的改革、流变和融通。到了今天,一些少数民族服饰中,如黎族男子的短裙、苗族的百鸟衣、布依族的马面裙等传统服饰,依然保留着某些古老的形制,这正是各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见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出的民族乐器(82日摄)

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生产生活方面的现实需求推动了不同经济形态各民族频繁的经济交往,如农牧互补、通贡互市、工艺互鉴等经济活动持续不断,逐步凝结成中华民族重要的物质交往,促进不同区域民族逐步凝聚成难以分割的经济共同体。名为“交往契约”的一块展板上,展出了不同时期用不同文字书写的各类契约文书,表明各民族经济交往不断深入。

万方乐奏“大团结”

藏文、蒙古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见证了信仰与担当、使命与初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厅关于接收上海等地孤儿的文件、巴林右旗保育院保留的孤儿衣服、孤儿们在草原新家庭的合影,诉说着草原额吉的无疆大爱,书写着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殷殷深情……“大团结”单元展厅一系列珍贵文物和资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实践。

“大团结”单元设在民族文化宫一楼正中的大厅。拾级而上,展厅中间核心区域是象征思想伟力的红旗造型,1921194919782012年各代表性年份矗立波浪之上,层层推高的波浪代表着党在蜿蜒起伏的历史长河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新时代。波浪后方,是一个用各民族乐器精心打造的“乐器墙”,意为“万方乐奏”,寓意各族人民心向党、中华民族大团结。

“大团结”单元展出的彩绘铜托银制“喜马拉雅山”也极珍贵,它是1954101日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的礼品,山体上镌有“伟大祖国”字样。

提炼展示文化根脉的精髓

成功举办这样的重要主题展览,殊为不易。

王冰清担任处长的国家民委文宣司文化处是筹备这次展览的重要部门之一。据她介绍,为筹备好这次展览,国家民委专门成立了文博专班,从20229月底开始进行展览前的学术和展品准备,到今年81日展览正式向公众开放,历时10个月。这期间,展览筹备团队通过系统梳理全委馆藏文物,查阅大量资料,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的相关最新成果融入展览,先后撰写了数十版展览大纲,征求近百位考古、历史、文化、民族理论等方面专家的意见。除了馆藏文物,主办方还从国内其他一些博物馆补充了个别珍贵展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出的《步辇图》复制品(82日摄)

“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是国家民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展览旨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力求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让观众深刻领会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认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发挥文物古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发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王冰清对记者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文物古籍展承载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为了“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主办方来说,为此作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来源:环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