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以“四个强化”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日期:2023/04/10  来源:大连民族大学   字号:[ ]

大连民族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要求,坚持“四个强化”,持续在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以立德树人铸就研究生教育之魂,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组织开展系列思政品牌活动,把思想价值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组织全体研究生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开学第一课”,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盛况,参加党的二十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竞赛开展研究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举办“石榴·红”研究生团学骨干培训班,引导研究生团学骨干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厘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构建由“各培养单位党组织书记-导师-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党员干部-导师组信息员-寝室长”组成的师生协同育人队伍深入推进导师组“组会思政”工作,开展跨学科、跨方向组会观摩,鼓励导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导语生音”师生面对面特色活动,构建多元生动的交互场景,发挥组会思政育人作用。

二是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学校把导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完善导师招生资格审核机制,实施导师岗位动态管理,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出台了《大连民族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和优秀导师组评选办法(试行)》,构建以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为主要指标的导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导师培训制度,推行导师组育人模式,坚持导师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和常规培训相结合,持续提升导师的指导能力,形成了一支品行端正、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与指导能力的优秀导师队伍。张振翼教授荣获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宋海玉、侯兆铭2名导师荣获国家民委“三全育人”模范。

三是强化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学校紧盯培养过程关键环节,聚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构建“全链条”监控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初试科目,强化复试考核,完善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建立了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开展研究生评教工作,以评促建,推动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围绕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外审、答辩、抽检等关键环节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布局全过程质量监控,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落实“研究生质量提升计划”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建设、思政课程建设、案例教学项目、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等立项工作。近三年,获得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篇,获得辽宁省研究生教材建设奖2部,获批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项,获得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4个,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近95%。

四是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校以科研育人体系为支撑,以学术氛围浓学风,积极搭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持续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全力打造“大学风”和“有高度的学风”完善分类培养模式,积极构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有机衔接,综合利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等多种教育资源,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鼓励研究生参加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挑战杯”和互联网+等学科竞赛,学校设立包含科研课题、调研项目、科普项目和“道中华”专项等六个类别的研究生创新项目,积极开展学术文化节、举办研究生创新科研成果展、学术讲座和研究生沙龙等活动。近三年,在校研究生有65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