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聚焦“共同性”推出多项研究成果

日期:2022/12/15  来源:   字号:[ ]

近日,北方民族大学多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共同体”做文章,产出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咨询报告和学术成果,一步一个脚印积“答案”为“答卷”,把人才智力关键变量转换为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优势学科群的最大增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鲲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哲学)“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道德整合机制研究”结项成果在中华书局出版。作者认为,民间生活逻辑与国家权力的互动是任何时代社会精神生活的枢纽,祭祀仪式的独特作用在于,它以关乎群体生死存亡、理想尊严的重大事件为载体,将国家的意志、群体和个体的道德愿望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理解,促使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生根。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师杨蕤撰写的《观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十个窗口》被《民族研究内参》采用刊印。该文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重要概念已成为历史学及民族学等研究领域的高频词,凡是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不同民族之间的来往交流、互动影响均可列入“三交”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认为应该扩大“三交”史的认知范围,具体为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人口迁徙、经济往来、战争冲突、通婚和亲、文化科技、政策制度、方言地名、地理形胜、民俗风尚、基层组织。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师马建福的文章《阿富汗对话:中国视角》收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出版的《阿富汗局势的演变:不同国家的视角》。该文从中国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中国人和阿富汗人为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发展共同作出贡献,指出中国与阿富汗因瓦罕走廊而接壤,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中原王朝就与阿富汗有着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始终没有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