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多举措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日期:2023/10/31  来源:山东省民宗委   字号:[ ]

滨州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制定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做精做细“融”字文章,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入交融,为促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滨州力量。

一是建机制,汇聚发展合力。组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队,将全市12个村纳入“百企百会兴百村 携手共走振兴路”行动。以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为纽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支部共联共建,将产业链打造成各族群众的“增收链”“致富链”。滨州市无棣县与德州市庆云县、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盐山县建立“2+3+4+N”(2省3市4县N乡镇)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构建理论联学、资源联享、发展联促、家园联筑、治理联防、应急联动“六联”合作模式。

二是强产业,夯实共富之基。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培育全国优秀牛肉产品品牌4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1个,肉牛产业已成为促进各族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赴青海省海北州考察调研互嵌式发展工作,承担山东省首个“活畜入鲁”重大任务,推动青海海北牦牛、藏羊等优质畜牧资源与阳信畜产品养殖加工产业优势互补。举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暨“榴红阳城”融合协作签约仪式,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发展模式,探索“饲料基地、技术指导、务工就业、托管养牛、集体经济、订单合作”6种产业协作思路,推动阳信县与兴安盟科右中旗建立长期协作关系。

三是促就业,稳固民生之本。创新实施社区“微工厂+”创建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各族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提供工艺品制作、纺织织布等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已建成26家“微工厂”,解决2000余人就业难题。创新打造“一五一十”红石榴品牌之“零工驿站家园”,提供灵活用工岗位1000余个,帮助800余名各族群众实现灵活就业。实施“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在云南、内蒙古等边疆地区安置就业岗位1万余个。实施乡村振兴基地设施项目65个,为57所学校捐助“希望澡堂”。建设“滨祁之路”直播室,邀请电商主播进行线上销售,累计销售产品3000余件,盈利增收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