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易迁安置点结出民族团结“幸福果”

日期:2023/09/2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   字号:[ ]

今年以来,贺州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易地搬迁安置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安置点”工作,构建互嵌式融居在易迁安置点结出民族团结甜蜜“幸福果”。

一是聚焦牵头抓总,播出民族团结“茁壮苗”。贺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市易地安置部门按照市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组织协调市直及各县区部门全力攻坚,改善人居环境,让各族移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上半年,市易地安置部门与民宗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移民安置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通知》、制定印发《贺州市易地搬迁安置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实施方案》,明确将易地搬迁安置区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的目标要求和路径措施。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指导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聚焦宣传倡导,育出民族团结“参天树”。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易地搬迁安置工作实际,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教育,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要求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同心协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移民安置区开展多元化多样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通过开设宣传栏、播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渠道,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国梦宣传教育以及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活动,引导各安置区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三是聚集部门联动,开出民族团结“绚丽花”。充分发挥市易地安置部门牵头抓总组织协调作用,指导协调市直组织、宣传、政法、人社、公安、司法、民宗、文化、科技、工青妇等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有关部门,依托安置区的“九个中心”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共创活动。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安置区移民群众在参与各项活动中交流交往交融,增进团结友谊互信,尽快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生活,共建共创民族团结进步新社区。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志愿者、护理卫生、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等公益讲座20多场次,举办家政、就业技能培训50多场次。

四是聚焦民生福祉,结出民族团结“幸福果”。在易地搬迁移民和水库移民扶持工作中,以抓问题整改落实为突破,持续为移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不断补齐短板弱项。以抓就业创业产业为重点,实现稳定就业和增收目标,带动易地搬迁群众增收致富。以抓服务强管理为关键,设立“农事城办”窗口开展“一站式”服务,为搬迁群众提供更高效优质服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水库移民新村,提升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以抓实社区治理为主线,维护移民安置区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