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日期:2012-06-19  来源:   字号:[ ]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于2006年9月5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党中央、国务院对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担任文艺会演组委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热地、乌云其木格,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白立忱、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担任组委会名誉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岐山担任组委会主任。

此次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主题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本届会演将集中展示我国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丰硕成果,集中反映我国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貌,集中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果。会演共历时20天,来自祖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同胞和解放军在内的56个民族、3000多名演职人员演出33台剧(节)目,包括21台歌舞, 9台戏剧(昆曲、京剧、晋剧、评剧、吕剧、采茶戏、豫剧、壮剧、儿童剧),2台舞剧,1台交响乐,在北京的13个剧场和7个基层单位共演出71场。演出分为:商业演出10台,20场;汇报演出21台,42场;基层慰问演出7场。

会演开幕式于2006年9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开幕式晚会《和谐中华》由民族地区文艺团体的作品、参加本届文艺会演的部分作品、来自民族地区原生态节目和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央民族大学的部分优秀作品荟萃而成,共有1200多名各族演员参演。在《和谐中华》的开场舞中,演员们穿着200多套靓丽的民族服装轮番登场,原汁原味儿的搭配元素,焕然一新的现代风格,着实让人眼花缭乱,更像一场民族服装秀。会演组委会专家委员会的意见,确定了10台精品节目进行市场运作和重点推介。随着原生态艺术的复苏兴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组委会还专门设立了原生态组合演出专场,邀请青歌大赛原生态组中获奖演员参演。此外,本届文艺汇演还对整台剧目颁发会演大奖和优秀剧目奖,对节目和演员颁发优秀节目奖、优秀演员奖、优秀新人奖,还颁发了组织奖和特别奖。9月25日晚在中国剧院举行闭幕式暨颁奖晚会。

此次文艺会演,规模空前,艺术门类丰富、艺术水准高,有力地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艺事业的辉煌成就,向世界展示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精神风貌,展现全国56个民族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情景。这次文艺会演必将丰富各民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各民族间的开放和交流,激发各族人民的巨大热情。这是一个继承优秀传统、开拓美好未来的文艺盛会,更是一次各民族团结进步、并肩面向新时代的盛典。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成效令人振奋,却并不令人意外。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长期致力传播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到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蒙古族的长调和呼麦,侗族的大歌,回族的花儿,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等等,都是我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多年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被列入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党和政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政策的大力倾斜,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性前所未有地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普通民众保护和热爱少数民族艺术的自觉性也大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