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专访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

日期:2021/08/27  来源:中国民族   字号:[ ]

记者:您好!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主管部门,科学技术部切实履行国家民委委员单位职责,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请您结合科学技术部工作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的实际,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会。

王志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团结统一的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科技创新注入了重要的价值导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使科技创新为提升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福祉作出更多贡献。

科技创新历来在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从国内发展还是国际竞争来看,今后这个作用都将更加凸显、更加重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把握好大变局的趋势和机遇,找准发展领域、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发展方法,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历来是重要而关键的不二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科学把握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民族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学技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和省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东西部科技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同时也为增进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科技力量。

记者:据了解,近年来科学技术部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围绕民族地区发展实际需求,加大国家科技项目、创新基地、科技人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深化科技援疆、援藏、援青、支宁、入滇、兴蒙等东西科技合作机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志刚: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技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稳步推进牵头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创新主体活力和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氛围更加浓厚,科技创新对民族地区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系统支持民族地区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展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科技攻关。目前,科学技术部已在民族地区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等一系列创新基地。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民族地区输送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并对民族地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给予政策支持。支持民族地区参与中国—东盟、中国—南亚、中国—阿拉伯国家科技伙伴计划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支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在民族地区落地,并通过举办区域性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与沿线国家开展科技人员交流、科研平台建设、成果对接交流等创新合作。

持续完善科技援疆、援藏、援青、支宁、入滇、兴蒙等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动员东部优势科技力量支持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涌现出宁夏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甘肃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等创新高地,初步形成东西部联动发展、协同创新的“大科技”互助合作新格局,科技创新对激发民族地区内生动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为解决区域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了有效帮助。

记者: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为国家民委委员单位,科学技术部系统动员全社会科技力量在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广泛深入开展科技扶贫,成效显著。请问,科学技术部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显著成效?

王志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科学技术部坚持以科技扶贫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实现“星创天地”(即新型农业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在民族地区贫困县全覆盖,引导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到民族地区开展科技结对帮扶。尤其是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总结、提升、推动的农村工作重大机制的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2年来,全国85万科技特派员已创办1.5万家企业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转化示范3万余项先进实用技术。党的十八大以来,共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实现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今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的10人中,就有两位是科技特派员。加大对“三区”人才计划科技人员专项的支持力度,每年向“三区”县选派两万名中高级科技人员,为“三区”县培养2500名本土科技人员。推动科技成果在扶贫领域转化应用,确保科技扶贫取得实效。同时,科学技术部致力于帮助民族地区提高科普能力、创新文化建设,在民族地区改善科普基础设施、补充科普资源、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记者: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方面,请问科学技术部还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王志刚:踏上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彰显新风采。科学技术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民族工作、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推动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相对发达地区在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拓展东西部合作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聚焦做好科技援疆、科技援藏、科技援青、科技入滇、科技支宁、科技兴蒙、海南开放合作等重点工作,健全协同合作机制,促进东部地区创新要素快速在西部地区落地生根。提高东西部科技合作信息服务与共享水平,实施东西部科技合作信息共享工程,建立涉及东西部合作的优势项目、技术、人才、企业等信息库。

优化区域创新基地和改革试点布局。聚焦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需求,新建、调整、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等载体。支持民族地区在科技体制改革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飞地园区”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市场化机制,加强产学研跨区域深度合作。推动设立专门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子基金,加大对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西南中心建设支持力度,引导支持东西部科技合作技术成果的转化。

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支持民族地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创新行动计划,围绕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和科技人文交流等4项具体行动,促进民族地区与沿线国家广泛互动和务实合作。鼓励承办、参与国际创新对话活动,加强优势科技领域交流对接,以更高水平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