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存信:一生都为民族团结的誓言

日期:2021/06/28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2015年1月25日上午,傣乡西双版纳乌云密布,景洪城边澜沧江上波涛呜咽,上万名各族群众自发来到殡仪馆,为两天前去世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老州长召存信送别。140公里外的勐腊县勐腊镇曼龙代村的傣族群众闻讯后,选出5位老人赶到召存信家,带来全体村民的慰问。一位退休23年的老州长,何以赢得西双版纳傣、汉、哈尼等13个民族同胞的共同爱戴?

1943年,侵占缅甸的日军逼近西双版纳,当地的各族群众奋起抵抗。自古英雄出少年。江城县整董土司的儿子、年仅15岁的召存信,受命到边境勐捧组建抗日自卫中队保家卫国。抗战胜利后,才华出众的召存信很快受到重用,相继担任勐捧土司、曼听办事处主任、车里宣慰使司署议事庭庭长(召景哈)等职。召存信牢记“要爱民千寨,不要爱钱千袋”的家训,不贪图封建领主的权力,更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他带头反对和抵制苛捐杂税,曾因此两次被关进国民党监狱。1949年初,召存信和鲁文聪组织反蒋武装,接管车(里)佛(海)南(峤)三县国民党政权。5月,召存信和鲁文聪赴普洱寻找共产党,正式参加革命。

1950年2月初,追击国民党残兵的解放军抵达澜沧江北岸的橄榄坝。召存信立即率领20多位土司头人找到解放军某部副师长吴效闵,恳请解放军渡江,早日解放西双版纳!吴效闵深受感动,同意率解放军渡江。召存信又积极发动群众筹办粮草竹筏,配合解放军成功渡江,消灭了国民党残军,解放了西双版纳全境。

1950年9月30日,是召存信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他参加的西南民族代表团应邀来到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召存信与召片领刀世勋一道,把象征封建领主世袭权力的金伞献给了毛主席。

1951年1月1日,召存信参加了普洱地区民族团结剽牛盟誓大会。召存信第一个在“民族团结誓词”上用傣文工工整整地写下“召景哈”3个字。在他的带领下,48名各族兄弟代表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铭刻着誓词的“民族团结誓词碑”至今还屹立在宁洱县磨黑镇,见证着26个民族兄弟的血脉真情和赤胆忠心。

回到西双版纳,召存信又召开“车里县民族团结誓师大会”,他带领100多名各民族大小头人举手发誓:“永远跟着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边疆。”

1953年1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改为自治州),召存信当选为自治区主席(后为自治州州长)。他公开宣布放弃剥削、放弃召景哈职务。1957年1月,召存信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人生夙愿,完成了从封建领主到人民公仆的人生转变。

1986年,国家在景洪市建设机场,需要在嘎洒镇大面积征地,几个村寨的数百户傣族村民不同意征地,机场建设工程受阻。召存信一次次深入村寨开导村民,以他的威望和真诚,消除了大家的顾虑,村民们纷纷将土地让了出来。

曾任州政协主席的王贵生回忆说,景洪市嘎洒镇山区的3个拉祜族村寨原来经常缺粮,而坝区的傣族村寨粮食有余。召存信就到傣族村寨做工作,他说:“民族不分你和我,有饭要一起吃。”动员傣族群众把富余的粮食捐助给拉祜族群众,解决了3个拉祜族村寨的缺粮问题。这也带动了其他坝区的傣族群众捐粮帮助山区少数民族同胞。

召存信常说,要像珍爱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他当州长40年,一直是这样做的。因此,西双版纳长期稳定安宁,各民族团结和谐。不仅傣族人爱戴他,其他民族的人也敬重他。在泼水节、开门节等傣族节日期间,每天都会有不少村民进城到他家里看望。无论是什么民族,无论来人多少,召存信都要请他们在家里吃饭。只要群众有困难找到他,他都会尽量帮助解决。许多干部群众称他为“布衣州长”。

说起召存信为西双版纳发展所作的贡献,许多干部群众如数家珍:全州第一大支柱产业橡胶产业从无到有,全州第一条公路、第一座澜沧江大桥、第一个机场的诞生,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不当州长后,他又以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为西双版纳的发展鼓与呼,景洪县改市、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边境口岸建设……都离不开他的呼吁。

“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召存信去世后,成千上万的各族群众为他送行。人们至今怀念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