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
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日期:2021/04/15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   字号:[ ]

近日,西南民族大学围绕“理论大宣讲、青年大学习、改革大调研、青春大实践、文体大展演、阵地大拓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一是围绕“理论大宣讲”,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联系青年“4个100”计划。出台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相关文件,重点打造“五个认同”骨干人才培养班、“星火计划”学生骨干培养班,进一步加强“四史”教育;实施深入联系团员青年的“4个100”计划,即“联系100名普通团员、走进100个团支部、讲授100堂团课、参加100场支部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二是围绕“青年大学习”,开展“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阐释。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青年大学习”常态化理论学习,结合建校70周年,开展“青春向党·奋斗强国”主题团日、“团团学党史校史”等活动,激发团员青年爱党荣校热情。建设“青年讲师团”,开展“蓉耀青年”主题宣讲、“蓉青思语”学习分享会、“同心筑梦”研究生宣讲、“民大青年说”等活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支部、进团课、进社团、进网络;开设专栏,创作系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视频,集中推出一批精品微团课;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准化团课、国旗下的公开课。

三是围绕“改革大调研”,全面提升团的基层组织活力、纵深推进学生会改革攻坚、全面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加强团员教育管理,创新开展“三会两制一课”;全面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举办基层团建工作论坛、宿舍建团风采展,开展“星级团组织(团员)”评定,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带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学生社团政治引领,健全骨干遴选机制,强化学生社团评价激励;持续打造一批学生社团精品项目,继续开展“优秀社团展演”“社团文化节”“我的社团课堂”等活动,着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社团。

四是围绕“青春大实践”,强化实践育人工作实效、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做好青年分类帮扶工作。开展以“学习四史·砥砺精神”“乡村振兴·青春建功”等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推动“返家乡”社会实践常态化;持续开展“逐梦计划”“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在实践活动中增进“五个认同”。健全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着力建强维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持续深化“格桑花”研究生支教团、民汉双语志愿服务、“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打造。开展“支部手牵手·寝室心连心”等活动,形成校—院—班—寝四级学风引领和学习帮扶体系;固化“一赛一堂一营一俱乐部”工作模式,在创新创业创优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是围绕“文体大展演”,开展各类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开展“砥砺奋进七十载·同心共筑百年梦”系列活动,持续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讲座、民大讲坛、书香民大、“励志青春”报告会、民族舞蹈大赛、劳动技能大赛、中华经典颂读演讲比赛等,以活动为载体,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引导功能。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寝室、走向操场”系列活动,举办“荧光夜跑”“团结杯”、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迷你马拉松等,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促进团员青年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

六是围绕“阵地大拓展”,推进“青年之家”建设、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体系、探索青年教工团建工作。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推动“青年之家”、石榴籽广场落地运营,打造校园文化新地标,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推动第二课堂规范化、科学化、精品化发展;优化校院两级活动库,建设第二课堂运营展示中心。开展“我为青年做件事”实践活动,通过开展青年先锋岗、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等创建工作,激发青年教工工作活力,凝聚青年教工工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