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第一党支部:以“融”促“铸”支部工作法

日期:2020/09/28  来源:  字号:[ ]

一、案例背景

国家民委研究室第一党支部(以下简称“一支部”),于2013年4月成立,有正式党员7人、预备党员1人,2019年起被确定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巴特尔同志基层党支部联系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也是民族工作领域党建工作的鲜明主线。自成立以来,一支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积极推动以“融”促“铸”【“融”是指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铸”是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创建“四强”党支部,取得明显进展。2017年,一支部参与打造的学习品牌“学与思”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学习品牌。2018年,被评为国家民委直属机关“先进党支部”。

二、主要做法

一是熔党性初心于一炉,在真学真信中做到政治功能强。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周在例会后专门召开支部学习会,就时政热点和工作难点,开展讨论;每月组织两次经典句读学习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每季度组织开展习近平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研究小组学习活动,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每年按照“三三三制”原则【每个人分别对支部、其他人和本人提出3条以上批评性意见建议】召开组织生活会不少于两次,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

二是注重以上率下,在制度建设中做到支部班子强。委党组书记巴特尔同志确定研究室一支部为联系点,亲临调研指导,历任研究室主任都把党组织关系放在一支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引导支部班子不断提升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支部班子结合党员中年轻人占多数、学历高、思维活跃的特点,创办了“学与思”学术沙龙活动,成为包括期刊、学术沙龙、实践活动等在内的研究室综合性学习品牌;总结提炼了“六个一”月度支部工作法【每月交一次党费、学一次文件、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做一次基层调研、出一期刊物、制一张任务表】,已经在全室推广;牵头建立了“e支部”工作法,并与学习强国、支部工作APP等结合,实现了支部建在网上。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带动力显著加强。

三是注重言传身教,在老中青传帮带中做到党员队伍强。近年来,机关新入职公务员,有一半以上在一支部锻炼一段时间后再输送到其他部门。一支部大战多、硬仗多,许多同志克服老人孩子无法照顾、妻子怀孕不在身边、个人身体不适以及今年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困难,坚决服从工作大局,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平均每年有近半年时间集中封闭办公。正是这种“宁可累死牛不能误了车”的坚强作风和使命担当,帮助新人们增强了以身许党许国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特别是一支部是一个多民族的集体,在默契合作、不分彼此、共同战斗中,不断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一大批年轻干部迅速成长起来,输送到委内其他司局以及中办、中组部、国办等重要岗位的优秀干部,累计有近30人。

四是聚焦文稿服务这个主战场,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中做到发挥作用强。一支部和研究一处主要职责为文稿服务、以文辅政,这就决定了一支部党建和业务是高度融合的。近年来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到国家民委调研以来,一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委党组决策部署,努力争做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者、研究者、阐释者、宣传者、谋划者、推动者。以一支部和一处党员干部为主体组成写作组,承担了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等重要会议,以及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4个自治区逢十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文稿服务工作,每年起草文稿近300篇、200多万字,多篇报告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总书记首次提出到写入党章再到成为民族工作主线这一历史过程中,一支部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推动者。

三、工作启示

一是坚持学用结合,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真理,转化为基层党建的生动实践。

二是坚持知行合一,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以党建引领业务、促进业务。

三是坚持自我革命,直面薄弱环节,以立行立改新成果推动党建新发展。

四是坚持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支部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