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日期:2020/09/30  来源:  字号:[ ]

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党的十九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紧紧抓住西藏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着眼点和着力点,坚持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贯彻《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精神,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开放促交往、以发展促交流、以繁荣促交融,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犹如茶和盐巴的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成为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的显著特色和亮点。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

一、坚持党的领导,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吹响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号角

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始终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将努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写入区党委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今年1月,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全票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已于51日正式施行。根据《条例》要求,西藏民委牵头启动并顺利编制完成《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2021-2025年)》《条例》和《规划》为模范区创建提供了依据遵循和工作方向,开启了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征程。

二、倍加珍惜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齐心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自治区坚持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社会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为引领,大力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中华文化精品创作传播、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等建设工程,在全社会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征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让民族团结意识真正融入各族干部群众的血脉,让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西藏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深深扎根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山南市桑日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同志主动担任民族团结进步志愿宣讲员,桑日县中学设立民族团结知识文化长廊、积极开展藏汉师生结对认亲,全县上下齐抓共管,使创建工作抬头可以看、随手可以学、处处能感受,在潜移默化中铸牢各族干部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围绕边境地区建设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高位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使发展成果落实到增进团结、凝聚人心上

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下达西藏兴边富民行动资金达26亿元,西藏配套近16亿元,全部整合用于脱贫攻坚和边境小康村建设。不断缩小西藏与祖国内地的差距,推进各族人民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截至2019年底,西藏累计实现62.8万贫困人口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降为0,成为三区三州中率先脱贫地区之一。624个边境小康村建设全部开工,目前已建成近300个,力争明年上半年边境小康村建设全面高质量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