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好历史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手段

日期:2019/09/30  来源:民族画报  字号:[ ]

“来自56个民族的心灵诉说”系列短视频·保安族


“这本书是我花了多年心血,作了大量田野调查和考证才完成的”。马世仁手中的《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出版于2008年,有近50万字。

马世仁相信,研究好历史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手段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20世纪50年代,保安族人口不到5000人,如今已有2万人。马世仁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经组织过对保安族的社会历史调查,但囿于各种条件限制,保安族历史文化研究依然比较少。从1997年起,他开始投入大量心力,通过严谨的研究、考证记载保安族的历史文化。马世仁先后15次奔波于保安族生活过的青海隆务河畔各村寨,无数次深入到积石山下保安族村庄,通过研读中外史志、田野调查、遗址和文物考证、语言分析等,保安族的历史逐渐变得丰满清晰起来,详细地呈现于他的专著中。

马世仁向保安族服饰传承人马秀青了解她收藏的老物件。

  马世仁说:“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记忆。新中国成立之前保安族不被承认。新中国成立后,1952325日,政务院正式命名保安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保安族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各级地方人大和政协也有保安族的代表和委员参政议政。在党的关怀下,保安族人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

马世仁与妻子和孙女在一起。

  如今,退休后的马世仁还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保安族文化。他说,保安族有语言没文字,用保安语把保安族故事记录下来迫在眉睫。马世仁相信,研究好历史文化,进而转化为正能量,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