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民族文物的守卫者—— 记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部主任蒲天彪

日期:2019/11/28  来源:人事司  字号:[ ]

蒲天彪,藏族,文博研究馆员,现任中国民族博物馆党委委员、收藏部主任。先后在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文物局、青海省考古研究所工作,曾荣获国家文物局“全国文物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部主任,他致力于提升民族文物保护的专业性,推动文物征集与藏品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程序化、专业化、数字化、标准化迈进。

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部主任蒲天彪


  在与民族文物为伴的30余年里,蒲天彪的工作时间大多数是在室外:卷起裤管走乡串寨寻找民间遗珍,与各族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古玩市场走街串巷“淘宝贝”,与民间收藏家们交朋友……

  参加工作伊始,蒲天彪就坚定了这样的初心:以民族文物为载体,挖掘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为各民族的团结奋斗保留一份“历史基因”。

  初心不改的追梦人:

  离京返青再回京

  1983年,18岁的藏族小伙儿蒲天彪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从青海海东市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民族史。“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蒲天彪说,在民族史领域学习多年,他愈发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1987年,蒲天彪毕业,在留京与返乡之间,他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进入青海省博物馆工作。在此后的26年里,他从青海省博物馆调到瞿昙寺博物馆当馆长,后到青海省文物局当副局长,后来又到青海省考古研究所工作。工作几经变动,蒲天彪与少数民族文物的交道越打越深。

  2013年10月,因业务需要,中国民族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招文博人才。既系统学习过民族史,又有博物馆一线工作经验及文物管理和研究经验的蒲天彪,收到了“橄榄枝”,正式进入中国民族博物馆工作。

  进入中国民族博物馆工作后,蒲天彪把提升中国民族博物馆文物征集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时代性作为努力的方向,在民族、民俗和宗教文物的征集中,将某一民族或某一方面体系化;针对重点文物与特色文物,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全面征集。

  “所谓体系化征集文物,分为横向系统化与纵向体系化。”蒲天彪解释道,横向系统化是指对于整套文物的征集,如帽子、衣服、鞋子等;纵向体系化是指不同时代同一类文物的征集,如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帽子等。

  “体系化征集文物,能让我们的工作更有目的性,藏品也更有利于研究和展览,能够向观众展现一个时代的文化体系。”蒲天彪说。

  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民族生产生活的地域较小,文物基数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不少文物流失严重。蒲天彪说:“民族文物是国家的宝贵遗产,对于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有重要意义。”

  征集到的文物如何安全保护,也有讲究。蒲天彪说,除了注意防水防火防盗以外,还要十分注意文物保存环境,尤其是湿度与温度。同时,在文物入库与出库的制度上也要严加规范。

  “每一件民族文物的背后,都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蒲天彪说。

  不辞辛劳的寻宝者:

  以真情打动人心

  民族文物征集的过程,充满艰辛与感动。蒲天彪经常跋山涉水,下基层,走村入户。

  2017年,为策划“马背上的民族文化”展览,蒲天彪及其团队奔赴内蒙古、甘肃和青海等地,征集各时期的马鞍。经过反复比对收集的海量线索,他把最终目标锁定于甘肃一个民间收藏家的10套景泰蓝马鞍。

  从北京到甘肃,5次辗转两地,蒲天彪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停地与这位民间收藏家沟通。最终,这位收藏家被蒲天彪的诚恳态度打动,以较低价格将耗费多年心血收藏的景泰蓝马鞍交予蒲天彪。

  每当征集到需要的民族文物时,那种喜悦和成就感,就会让蒲天彪觉得再辛苦也值得。这也是支撑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下基层,走街巷,我们走近民间文物收藏者,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遇到下雨天,弄得一身泥泞也是常有的事情。”蒲天彪说,“每次拜访,我都会带一些当地没有的水果与特产等,把他们当做我们的朋友。”

  然而,也并不是所有努力都会得到回报,有时也会征集到赝品。“有时,我认为一切都已接洽妥帖,但收藏方却突然杳无音讯,毫无征兆。”蒲天彪说,有一次在征集文物的过程中,他和团队成员乘坐的车被水冲翻,大家在河中渚地靠抱团取暖才渡过难关。

  多年来,尽管工作地点和职位不断变化,但蒲天彪从未离开过文物征集的第一线。2017年,蒲天彪带领团队亲赴西北、西南、中南和东北等地,开展了7批次147件(套)文物征集工作;2018年,完成了丝绸之路历史文物专题征集、伊斯兰精品文物及藏药佛像专题征集、藏族经卷补充征集等三批次征集项目,共征集民族文物135件(套)。

  近年来,蒲天彪及其团队还先后征集了19件吐蕃织锦、14件土族文物、60件辽金等时期的少数民族文物,弥补了中国民族博物馆同类古代少数民族文物的不足。

  “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使命。”蒲天彪说。

  勇于开拓的先行者:

  敢创新,谋长远

  在工作中,蒲天彪着眼于打基础、谋长远,着力推动文物征集与藏品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程序化、专业化、数字化、标准化迈进。

  文物定级是文物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是文物管理专业化的重要体现,但民族文物的定级一直是个难题。

  蒲天彪敢于挑战棘手的定级工作,牵头成立了“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文物鉴定委员会”,按照民族、地区、专题、文物类型将专家们分组,并对专家委员会实行动态化管理。在开展文物鉴定或定级工作时,如遇到专家意见不一,他会再次组织其他专家进行复核,以科学性、权威性的结论获得同行的认可。

  通过建章立制,蒲天彪和同事们为民族文物的收集铺好了一张广大的信息网。他注重建好、用好文物征集信息网络,实时更新“预征集藏品信息库”,进一步优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民族文物征集信息网点。

  目前,中国民族博物馆已和81家博物馆及相关机构建立联系,民间收藏家和文物经营者等多种类型的文物信息人员增加至51人,积累的专家资源达75人,并组织人员分赴西北、东北、西南开展专题调研,以进一步扩宽民族文物征集的信息源。

  这些年,蒲天彪着眼于民族文物征集和收藏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带领团队制定完善了中国民族博物馆藏品征集办法、藏品捐赠管理办法、收藏证书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为民族文物的保护和收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为此,蒲天彪带领团队积极做好文物展览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扩大民族文物收藏与保护的社会效应,先后策划举办了《云·端——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版画艺术展》《彝族文物展览》等展览。近年来,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部负责编辑出版《中国黎族文物集萃》《中国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文物集萃》《中国彝族文物集萃》《中国苗族文物集萃》等文物画册,有力地提升了民族文物的社会影响力。

  蒲天彪这样阐述文物展览的重要性:“文物本身是历史的见证与文明的体现,能够展示文物背后这些民族的文化底蕴,反映他们的生产生活状态与丰富的精神世界,更能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文化。我为能从事这样的工作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