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谢庆良

日期:2019/10/08  来源: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  字号:[ ]


56个民族,56个故事,56个儿女,56个祝福。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之际,中国民族报社联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特别推出“70年•在祖国的怀抱里”大型报道,以文字、图片、微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再现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各族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和辉煌成就,表达各族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仫佬族


视频·仫佬族丨谢庆良:山歌新唱促传承




祝 福

七十春夏唱小康,

金鸡开嗓引凤凰。

祝福祖国母亲好,

民更富裕国更强!


谢庆良:山歌新唱促传承


1997年荣获“广西小康民谣山歌王”称号后,谢庆良再去宜州中山公园对歌时,大家都叫他“谢歌王”。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宜州人爱唱山歌、爱对歌,他们把对生活酸甜苦辣的体味都融入歌里。66岁的谢庆良是仫佬族,2012年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刘三姐歌谣传承人。他从小跟随祖父、父亲和母亲学唱山歌和编山歌,融会贯通地掌握了多种歌腔的演唱方法、即兴编歌的技巧和对唱策略。


“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赶集聚会,我们都会唱山歌。以前唱山歌是诉说生活苦闷的方式,现在日子好过了,新生活中有更多值得唱的内容。”谢庆良说。


改革开放初期,宜山县(今河池市宜州区)文化局的一位干部率先将党的改革开放、包产到户等政策内容编成山歌,通过唱山歌来宣传政策。这种做法受到群众欢迎,很快得到推广。


凭借良好的音乐天赋,谢庆良也对一些传统歌腔进行改良和创新,使之更易于传唱。他编的山歌贴近生活、幽默风趣、雅俗共赏。


“包产到户后,我们把科学种田、家禽养殖的方法编成山歌,教大家唱,被叫作时政歌。”谢庆良长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改革开放的成果,深受各族群众的称赞。谢庆良还将所唱及编写的几千首歌谣分门别类、编印成册, 形成《农村百事歌谣》《公民道德歌谣》《禁毒宣传山歌集》《农民工维权宣传山歌集》等成果。


2000年起,谢庆良到全国多地进行山歌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山歌文化传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谢庆良经常和其他山歌手联手,结合时代特点编写山歌,走村串户,向各族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现在,谢庆良是河池市老年大学山歌班的老师。


“长夜漫漫近百年,国运鼻子受人牵,自从有了共产党,指路明灯引向前。”谢庆良唱了一段老年大学学生编的山歌,最近他正在修改学生们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编的山歌。


作为非遗传承人,谢庆良每年都能领到传承补助,在老年大学授课也有一定的报酬。“我是非遗传承人,政府那么支持非遗传承,我要做一些实事。”谢庆良说。


今年8月,谢庆良开始到河池市文化宫教小学生唱山歌。除了教一些传统的山歌,他还编一些新词。谢庆良认为,时政歌要唱好,发挥山歌的引导作用;传统山歌也需要传承,歌词中包含着生活智慧、民族文化。


多年来,谢庆良已经记不清自己培养了多少学生,但对韦仕龙、蓝振榕两名学生印象深刻。“他们在学校里专职教授山歌,唱山歌成为了职业。”谢庆良自豪地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善于学习的谢庆良很快掌握了新技巧。“一些老师在微信上建了山歌群,既可以对歌词,也可以用语音唱。很多人都在群里唱山歌,我也组织学生参与微信对歌,提高编歌能力。”谢庆良说。


在谢庆良家里,记者遇到了跟他学山歌的几名小学生。


黄玲玲跟随谢庆良学习山歌已经有3年了,课余时间她会跟小伙伴一起学习新的调子和编词。“我觉得山歌很优美,我们跟着歌王参加过一些表演,得到掌声会特别自豪。我们宜州的特色就是唱山歌,我想将山歌传承下去。” 黄玲玲说。


黄玲玲的母亲吴柳芳告诉记者:“女儿12岁了,她自己爱唱歌,我们就鼓励她跟着谢老师学习。她已经开始自己编歌词了,押韵、对仗、赋比兴都有所涉及。


“我曾经跟着吴柳芳的奶奶唱山歌,现在我教她的孙辈唱,这就是一种传承。”谢庆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