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孟立志

日期:2019/10/08  来源: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  字号:[ ]


56个民族,56个故事,56个儿女,56个祝福。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之际,中国民族报社联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特别推出“70年•在祖国的怀抱里”大型报道,以文字、图片、微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再现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各族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和辉煌成就,表达各族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达斡尔族


视频·达斡尔族丨孟立志:曲棍球之恋




祝 福

达斡尔族是我国最早开展传统曲棍球运动的民族,历经千年而传承至今。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第三代传承人,我有责任将这一古老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传承、发展下去。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祝愿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祝愿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更加辉煌灿烂!希望各族同胞能共享健康美好的运动生活!


孟立志:曲棍球之恋


今年8月,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曲棍球项目男子U15组比赛中,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出战的莫旗职业教育中心曲棍球队以全胜的战绩夺得了金牌,为家乡再次争得了荣誉。


“看到队员们获得金牌领奖,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站在领奖台上。”达斡尔族曲棍球教练孟立志说。今年6月,从事30多年曲棍球运动的他被任命为内蒙古莫旗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主要负责青少年曲棍球项目的普及推广活动。


曲棍球是达斡尔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它的传承发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达斡尔语中,曲棍球的棍被称为 “贝阔”,球被称为 “颇列”。


1974年,孟立志出生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受当地浓厚的体育文化熏陶,他从8岁起就开始学习和训练曲棍球。“我们从小就喜欢曲棍球运动。记得我还没上学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年龄大一些的小哥哥们在胡同里玩曲棍球。那时,大家都是自己做球杆,我的第一根球杆就是父亲给我做的。”孟立志说。


14岁时,孟立志进入内蒙古男子曲棍球队,开始征战国内赛场。1994年,他正式进入国家队,先后多次参加了国际大赛。2011年2月,他留队出任国家男子曲棍球队教练。从运动员成长为教练员,他经历和见证了中国曲棍球的发展,也为达斡尔族曲棍球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洒下了汗水。


“1976年至1977年间,北京体育学院和莫旗分别组建了业余男子曲棍球队。1978年,为参加第八届亚运会的比赛,国家体委组织中国男子曲棍球集训队进行了第一次集训。随后,以莫旗曲棍球队为主体,中国青年曲棍球队正式成立。”孟立志说。


由于达斡尔族对于曲棍球的热爱,莫旗也被誉为“中国曲棍球之乡”,中国曲棍球运动的诸多“第一”都和这里有关:中国第一支曲棍球队、亚洲曲棍球裁判联合会的第一位女理事、中国第一个曲棍球国际A级裁判员,都出自莫旗;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中国男、女曲棍球队阵容中,有7名球员来自莫旗,孟立志就是其中之一。


至今,孟立志还难以忘却自己为了参加奥运会所经历的艰难和挑战。“曲棍球比赛是高强度运动,2007年我已经33岁,体力很难与20多岁的年轻人抗衡。”正在自治区曲棍球运动中心任教练的孟立志犹豫着要不要去参加奥运选拔,而单位领导却斩钉截铁地对他说:“去!能够参加奥运会,是每个运动员梦寐以求的事,你一定要搏一下!球队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只要打好比赛就行!”


就这样,经过艰苦训练和顽强拼搏,孟立志有幸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男子曲棍球队阵容中年龄最大的队员。这也是中国曲棍球队首次参加奥运会比赛。


由于在曲棍球竞技运动中的优异表现,2012年,孟立志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2013年,孟立志带领的团队获得全国运动会第二名;同年,他被评为“呼伦贝尔市专业技术优秀人才”;2014年,他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


因为爱,所以执着。作为达斡尔族优秀的曲棍球人才,孟立志实现了几代人的奥运梦想;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曲棍球精神的内涵在他身上得到更好的诠释。他不断地鼓舞和助力更多年轻人追逐曲棍球的梦想,不断地开创内蒙古曲棍球事业新的辉煌。30多年来,孟立志参与并带领中国曲棍球队参加了上百场比赛,多次获得全国比赛冠军。


每次听到达斡尔族歌曲《曲棍球之歌》时,孟立志心中就会充满激情和力量。他说:“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非遗项目。作为第三代传承人,我有责任将这一古老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传承、发展下去。